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泾川新闻 > 正文

打造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平凉市重大项目建设综述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7-20 18: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陈斌

正如刚刚穿过平凉赛段的环湖赛车手一样,仲夏的平凉大地,时刻保持着全速奔跑的“热度”和“速度”。

——截至6月底,全市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项目721项,完成投资273.4亿元。

——截至6月底,全市招商引资324项,落实到位资金245.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44%。

——以煤电化为主导,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和新能源、新材料、纺织业梯次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

重大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撬动经济升级的强力杠杆。今年以来,平凉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项目建设作为全盘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3341”项目和“十大工程”,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激活发展引擎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要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连续3年实施“十大工程”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十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98.4亿元,年均增长30.75%。

今年,平凉市围绕实施“3341”项目工程,整合229个重大项目,持续实施“十大工程”,囊括了省市列重大项目,分别是能源开发工程、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交通道路畅通工程、陇东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工程、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工程、水土资源开发治理工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据了解,今年的“十大工程”较往年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项目体量更大,项目的数量和总投资额,分别比去年提高了14%和8%。二是更贴近民生,实施的现代农业建设工程、棚户区改造、县乡道路改建、学校新建、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更好地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关切和新期待。三是抓落实和考核的机制更科学,全市在实施“十大工程”中,建立了严格科学的保障机制,目标责任更明确,考核奖惩更严格,协同配合机制、督查调度机制更完善。

7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崆峒大道西段北侧的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只见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机器轰鸣,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项目副总经理章红军告诉记者,作为“十大工程”项目之一的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总投资8亿元,规划占地401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2014年6月开工以来,目前完成投资3.7亿元,一期度假酒店、展示大厅和商业四合院主体工程已建成。下一步,马上要开建46栋四合院和12栋临街农家乐,明年“五一”试营业。工程计划2017年8月全面建成。

章红军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特色饮食文化区,民俗文化演艺区,创意节庆参与区,字画文物古玩展示区,原生态农产品加工工艺展示互动区,农耕文化展示区,休闲保健养生区和配套市政及公共工程八大功能区,成为平凉最大的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你看,这是文化部在去年12月份颁发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全省只有两家,一个是我们,一个是敦煌。”章红军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栽下梧桐引凤凰。平凉市建立了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协调配合、督查调度和考核奖惩的工作机制,对“十大工程”建设实行市委常委牵头、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市直有关部门为牵头单位,各县区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为责任单位,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在重大项目的强力助推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1亿元,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8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1.3亿元,增长0.63%。

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日前,崆峒区率先启动油用牡丹种植基地项目。

“全镇已流转土地3000多亩,涉及北岭、榆树、西沟3个村333户。预计10月份将全面完成流转土地的栽植。”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崆峒镇镇长朱永刚告诉记者,项目将建设集旅游观赏、新品种培育、优质籽油生产、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以及花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牡丹基地,进一步带动崆峒山、龙隐寺、太统森林公园等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发展。

在7月6日至11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兰洽会”上,平凉市100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泾川县美年文化城文旅综合体项目和崇信县年产30万吨二甲醚3个项目在省上重大项目签约专场进行签约,签约引进资金90.82亿元。

其中百万亩油用牡丹项目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油用牡丹是我国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可观赏、可入药、可发展新型加工,具有高产量、高附加值等诸多特性。平凉是全国油用牡丹适生区域之一,在平凉市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区域布局优势。这次签订的100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概算约65.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至2020年建成50万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二期至2025年前建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种植基地。

平凉,历来被认为是一煤独大。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煤电行业整体出现了产量下滑、增速回落、价格波动、需求减少的局面——平凉也不例外。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煤电化产业和非煤产业统筹发展,大力推进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为建设“四个平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平凉市编制的《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规划》已获国家正式批复,《灵台矿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家待批,平凉华泓汇金完成了《能评报告》、陇能煤转化循环经济项目完成可研编制。

据了解,邵寨煤矿、20万吨聚丙烯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平凉电厂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以煤电化为主导,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和新能源、新材料、纺织业梯次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当下,云终端与大数据正日益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一个网络,连通了买方和卖方,就算远在千里之外,照样可以通过网络像面对面一样迅速完成交易。

而要完成看似简单的交易,背后其实是一个强大的物流服务体系在做支撑。

平凉市抢抓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机遇,大手笔实施了宏达国盛平凉义乌国际商贸城、陇东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平凉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等一批专业市场和商贸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

同时,大力培育动漫演艺、影视制作、网络服务、创意设计、文博会展等新业态,有效支撑和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7.54亿元,增长9.2%。

全力突破民计民生发展风生水起

重大项目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支撑,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静宁是六盘山特困片区的主战场,长期因“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而名声在外。唐岔,曾是静宁县司桥乡的一个贫困村。过去,村里的洋芋、苹果要想变成钱,就得靠人拉、担挑;村民看病、娃娃上学都因路难行而犯愁。(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如今,平坦的水泥硬化路把唐岔村与外面的世界连接在一起,农用车、小轿车和大货车川流不息。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交通运输的基础性、服务性、先导性作用,决定了扶贫攻坚必须交通先行。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在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在全市集中开展交通突破行动,2015-2020年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5000公里以上,实现全市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开通三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不足的问题。

目前,天平铁路即将建成,平天高速(含静庄高速)、彭大高速、平华一级、G312线凤口至嵋岘至界石铺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开工建设通村硬化路1000公里,改造升级通乡道路108公里。

重视民生,是平凉市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今年,平凉市坚持统筹协调抓项目,加快推进各项惠民工程,着力从片面重视工业项目、单纯追求GDP增长向体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民生项目实施转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

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956套(户),统筹抓好六县县城、重点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抓好省列“两县三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增列8个市列试点镇,开工建设各类项目97项,计划改造农村危房1.3万户,已开工5245户。

持续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白龙江引水平凉支线工程、崆峒水库改扩建工程、泾川盘口水库、新集水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解决2.2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15平方公里。

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和大病保险,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项目36个,总投资3.05亿元。市级儿童专科病区、7个县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14个乡镇卫生院附属工程、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等重点卫生项目全面推进。

如今,放眼平凉大地,无论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突飞发展的一中心两园区,还是生态富民的美丽乡村,都能聆听到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最东端城市,铿锵奋进的足音。

我们相信,随着一个个已经建成运行或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储备潜能,集聚后劲,必将掀起平凉新一轮发展的高潮。

新闻推荐

瞄准贫困要素突出产业培育加快脱贫步伐

...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做加·做减·做乘2015-07-28 18:26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平凉市重大项目建设综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