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柳静霓王富强/文
杨昕/图
11月20日早晨7点过一点,和往日一样,灵台县皇普谧中医医院盲人按摩师夏超凡下了出租车,凭着记忆上两个台阶,走进医院大门,左拐,准确进入电梯,摸了一下电梯上的盲文,按了数字键“8”,进了按摩室。
按摩室里已经有病人家属在等候了。刚刚换上白大褂,夏超凡的病人陆陆续续就来了,有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治颈椎病的,还有治急性扭伤的,他一口气为两个病人做完了按摩,坐下休息了没几分钟,西屯乡柳家堡村的陶杰梅搀着丈夫刘书俊来了。
“才按摩了5天,就能下地走路了。”陶杰梅说,丈夫刘书俊患脑栓塞一个多月了,她陪着丈夫在县医院住院的时候,听同病房的病人说夏大夫按摩技术好,给好多人把病都治好了。
“最近天气冷,来按摩的病人少了,每天只有十几个人,前一段时间天热时,每天都来二十多个人。”夏超凡说,每个病人每次按摩半小时,二十多个病人一天的工作量就超过十小时。上班的时间不够用,夏超凡就常常牺牲午休和下班时间,直到为最后一名患者按摩完为止;对于行动不便或在家卧床的患者,夏超凡还会义务出诊。只要患者需要,无论节假日或休息日,还是刮风下雨夏超凡总是即到即诊。20多年来,经夏超凡的双手治愈的病人达6000多人次,免费义诊1300多例。
16岁以前,夏超凡的视力还是正常的。那时,他正在上独店中学,梦想通过努力拼搏赢取灿烂的前程。然而,一次感冒发烧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视神经萎缩,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978年年6月,夏超凡看不清课本上的字了,不得已,他辍学回到了家里,两年后,他的双目彻底失明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夏超凡的心灵之窗骤然关闭了。他眼前一片黑暗,心中更是一片黑暗,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他甚至想到了村里山下的水库。
就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候,夏超凡找到了人生新的航线。他走进平凉盲聋哑学校学习盲文,犹如扬起了生命的风帆。他刻苦学习盲文,锥子一样的盲文笔磨肿了手,他硬是坚持下来,掌握了盲文。接着,夏超凡下决心报考洛阳市中等盲人按摩专业学校,学校的考试要求盲文答题,他就让两个弟弟轮流为他念汉文,他抄盲文。1987年,夏超凡如愿考取洛阳市中等盲人按摩专业学校。在校3年,他依靠食指的触觉,日夜苦“读”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很快熟练掌握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经络和穴位等基本生理结构和基本按摩技法,他在空闲的时候就在自己的身体上摸索练习,寻找压痛点,不断地理解运用推、揉、按、压、理、磙、打这些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
1990年7月,夏超凡以优异的成绩从洛阳盲人按摩学校毕业,回到了家乡独店镇卫生院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他等晚上没有人的时候,徒步上楼,数楼梯的台阶,数楼道步数,摸索厕所、水龙头、灯泡开关具体位置,把它们到居住的房子的距离一步一步的丈量记下,摸索上班科室的床位、用具放置的地方,把方位一一记在心里。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他能轻车熟道地走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临床工作中,夏超凡以一颗感恩的心把患者当亲人一样的对待,凭借娴熟的技巧、热情的服务、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的好口碑,前来找他按摩的人经常是排得满满的。一位50多岁、患腰椎劳损半年多的病人,四处求医均无很好疗效,经过夏超凡历时1月的按摩治疗,便完全康复。西屯乡农民郭守财患腰椎骨质增生5年多,许多大医院都说需手术治疗,终因家庭经济拮据而只好作罢。后来找到了夏超凡,3个疗程后,他多年的疾患就消失了,如今走路正常,下地干活也不成问题……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现在的夏超凡虽然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但他用一双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也用这双手,为许许多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