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玉成
郭海凤
在东运集团灵台运输公司,有一名客车司机:21年、7600余天,安全行驶120万公里。
他,就是被甘肃省文明办、省公安厅授予“文明交通先进个人”称号、平凉市运管处评为“平凉市十佳驾驶员”的吉智才。
安全行车120万公里零事故
今年46岁的吉智才是灵台县星火乡程家塬村人,小时候,他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能开着汽车走南闯北的汽车司机,没想到真有一天,自己也干上了这样的职业,而且一干就是半辈子。
1994年,他购买了一辆二手的19座华西面包车,同时争取到了星火发灵台的客运班线,专门跑客运。“那时候虽然开着破旧的面包车,但每每安全地运送乡亲们外出或者带他们回到村里,就觉得很满足!”吉智才回忆道。由于开车小心,待客和善,乡亲们坐车都喜欢找这位年轻的“吉师傅”。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吉智才也逐渐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卖掉了19座面包车,购买了一辆崭新的30座中巴车,往后的日子,他的车越换越“大”,由面包到中巴,由中巴到大巴,前前后后换了4辆车,曾跑过星火至灵台、灵台至兰州、灵台至宝鸡等客运班线。
2007年,吉智才开始跑灵台至宝鸡的客运线路,因为他的车号尾数是“600”,于是他在同事和旅客中又有了新的代号——600,甚至有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提起“600”,都会竖起大拇指说:“600”从来不超载、不超速,“吉师傅”开车稳当,坐他的车,我们吉祥平安!
如今,吉智才已开了21年车,干了21年客运,行程加起来超过120万公里,始终保持着零事故的安全记录。
爱车胜过爱自己
4月29日晚上七点半,记者见到刚刚出车回来的吉智才,他正忙着里里外外清洗和检查车辆。
他告诉记者,他每天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六点半起床,七点准时到运输公司院内,提前检查车辆,七点半出发,大约十一点多到达宝鸡,由于车站客流量大,车辆需要随时挪动,所以他吃饭也不能离开车辆,就由媳妇出去帮他买一碗面,草草地坐在车上吃个中午饭。一个小时后又从宝鸡返回灵台,根据每天班线安排的时间不同,早一些的时候下午四点多就能回到灵台,迟则七八点才能回来。而从灵台到宝鸡,单趟需要三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每天往返一趟,可以说他每天最少有7个小时的时间都在车上。
开了一天车,把旅客安顿停当后,他还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清洗和保养客车,这是他开车多年始终保持的一个习惯。他告诉记者,每换一种车,他都会仔细研究车辆性能;每次出车前,都要仔细检查车况;途中在服务区休息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个部位地检查轮胎、车体。由于车辆保养检修到位,稍有问题他都能及时维修,所以他行车多年,从未出现过车辆半路抛锚的现象。
把旅客当亲人
“驾驶员紧握方向盘的双手,攥着的是无数人宝贵的生命,来不得一丝马虎。”吉智才说,“作为职业驾驶员,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驾驶安全、保护旅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因为一个事故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
熟悉吉智才的人都知道,“吉师傅”从不开“英雄车”、“斗气车”。虽然他平时也爱说爱笑,但他开车的时候却有个好习惯,从不与人聊天。
吉智才还特别重视旅客们的乘车感受。一次,从灵台发往宝鸡的车上,几个农民工带了半货仓的行李,考虑到他们的行李太多太重,下车点离公交车站也较远,吉智才就等其他乘客下车后,主动向站管理人员说明情况,驾车把他们送到公交车站,还帮忙卸下行李,让几个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农民工深受感动。最近又在车上安装了WiFi,方便旅客在途中上网。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