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红梅
从毛头小伙到不惑之年,24年来他勤耕不辍,无怨无悔,在三尺讲台上,用知识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灵,他就是灵台一中教师胡玉强。
他选择,他无悔
1991年7月刚从庆阳师专毕业,他被分配到吊街中学任教,由于师资紧张,学校安排他带初二两个班的英语课,一个班的数学课并兼任班主任工作。“文理科思路不同,思维需要不断地‘转换频道\’”,英语专业毕业的他回忆起当时情景时说。但他没有抱怨,没有喊累,想办法克服困难,课前认真备课,课堂提问提高效率,课后加强应用练习。一年之后,他所带班的数学课成绩名列前茅,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1994年8月调入灵台一中后,英语教师紧缺,他一边担任班主任,一边承担高中、初中三个班的15节英语课,这样的代课模式整整持续了8年。期间,有一位老师请假三个月,学校又给他加了一个班,总共四个班20节课,内容涉及初一英语、初三英语和高一英语,忙的他有时进了初中教室想的还是高中的内容,有一次在初一课堂上讲高一的内容,都讲了10分钟了,当看到学生一脸茫然的表情时,他才意识到内容讲错了。即使这样,他也始终没有喊过一声累,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他常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得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他热爱,他敬业
做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是他从教24年一直努力的方向,不论教学走过多少遍,对每一届学生他都是一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钻研教材,撰写教案,尽心上好每一堂课,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教学要注重加强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让学生的头脑、耳朵、眼睛、嘴巴都动起来。”他告诉记者。他注重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在课堂中师生互动,使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为现在的“红花”,他所带班的英语成绩每年都位于全县前列。
从教24年,22年担任班主任。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地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了,他会嘘寒问暖,打电话及时通知家长,将每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
“谢谢您,胡老师!多亏了您我才能考上大学。”这是他的学生小刘写给他的信中的话。原来2006年他所带的实验班有一个学生小刘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精神几近崩溃,他不厌其烦地约其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利用课外时间组织集体活动,鼓励小刘参与其中。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小刘的思想包袱减轻了,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大学。
因为热爱,他敬业奉献,从未停止耕耘的脚步,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伟大的事业来干,把事业心、责任感化作了不懈奋进的动力,在三尺讲台上书写无悔人生,育得桃李芬芳。
全国优秀班主任、甘肃省骨干教师、平凉市骨干教师,平凉市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县级模范班主任,灵台县高考特殊贡献奖、灵台县第三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就是对胡玉强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