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鹏伟
12月10日中午,记者来到灵台县独店镇吊街村敬老院,干净宽敞的大院里,一排旧式平房显得很规整,院子里有菜园子,里面是各种菜类的枯叶败枝。老院长郭统贤说:“我们每年都在这里种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伙就喜欢在这篱边晒太阳、谝闲传。”郭统贤中等个子,虽然已经76岁,但精神很好,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他说:“敬老院就是我的家。”
被问及退休日子的时候,有着46年党龄,做了31年敬老院院长的郭统贤说:“只要我还能动,这事就得做下去。”
1985年3月,当时的吊街乡(后撤并)敬老院刚建成,需要一位院长。由于吊街当地条件差,工作人员少,敬老院工作又是苦差事,没人愿意去。时年45岁的郭统贤身为庙背村支书,几番犹豫,他接过了这一重担,一干,便是31个寒暑。
“对孤寡老人来说,敬老院就是家,”郭统贤说:“我当这个院长,就是想让老人们重获家的感觉。”多年以来,他始终为这个信念而坚持。敬老院里都是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多伴有智障或肢体残疾,照料之难可想而知。郭统贤亲手照顾着这些孤寡老人的衣食,整理床铺、端吃端喝,有老人大小便失禁,郭统贤不怕脏、不嫌累,及时为老人换洗干净。除了日常生活得照顾,他还及时请镇卫生院的医生定期给老人们检查身体,防患于未然。为排解老人们精神上的孤独,他经常不回家,带老人们在活动室看电视、打牌……
一天晚上,88岁的杨永兴老人突然心脏病发作,四肢浮肿、上不来气,郭统贤急忙把老人送进了吊街卫生所,经过两天治疗,老人终于好了起来。虽然衣不解带的伺候使郭统贤疲惫不堪,但他很感欣慰:“只要老杨身体好好的,我就安心了!”在敬老院负责做饭的王玉兰对记者说:“老人们年龄大了,身体突然不适的情况很多,但老郭每次都能及时把老人送到医院。”
“31年,我陪过57个老人,老人们来来去去,但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我都记得,”郭统贤说:“现在院里住8位老人,他们对我还算满意。”31年,郭统贤从壮年熬成古稀老人,身体大不如前,老伴也去世了。在兰州安了家的儿子叫他去享清福,但郭统贤不愿意,他说,对敬老院的老人们放不下心,自己再坚持几年,能干多久就多久。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灵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