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鹏伟王富强
2月12日,迎着薄薄的飘雪,记者来到灵台县百里乡古城村,年事未完,村庄处处流露着过年的喜庆。在古城村,有一个80后“女强人”,她靠着一股不怕累、不怕苦的拼劲,外出打工8年,用自己的辛苦钱让全家人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她叫路俊丽,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见到她时,她正忙着为家人做中午饭,记者说明来意后,她认真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
小时候的路俊丽,因为家贫,四年级读完就被迫辍学,在家跟着父母喂牛、干农活。2004年初,她嫁入同乡古城村吴家山社。结婚时,住的是土坯房,全家仅靠种粮为生,家境相当窘迫。
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2007年,结婚三年的路俊丽怀揣“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和丈夫王永刚远走北京打工。“不能让贫穷影响娃娃!”路俊丽暗下决心。
来到北京后,路俊丽在一家物业公司找了个做保洁的活计,每天早晨6:30到下午3:30,做擦地、办公室卫生清理工作,一天能挣25元,管中饭。“打扫卫生看着简单,其实很累人。”路俊丽说,“我负责打扫5个楼层,9个小时的时间,只能站着,不能坐,哪里脏了擦那里,刚开始身体吃不消,腰酸背痛,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丈夫找了开车的活,每月也有几百元收入。
干了几年后,和楼上上班的工作人员熟络了起来,因为做事踏实,性格开朗,就有人叫她去做家政,每天下午4:00至7:00,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每月可休息4天,月工资1800多元。从此她就每天做着两份事,虽然辛苦,但收入高了很多,心里高兴之余,也多了几分踏实。
收入渐渐地多了起来,但路俊丽平时非常节俭。每天过着朝四晚八的生活,租住10平方米大的民房,每天回到租住的房子时,往往到了八点以后,吃罢饭,已到晚上10点。
到2015年春节,她在纠结中决定回家。“我们常年外出,带不了孩子;父母年龄大了,也没人照顾。”王永刚告诉记者,“俊丽干保洁工作有社保,每月能赚5000多元,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公司也极力挽留,说干满10年工资会有较大调整,她自己当时也很动心。”但深思熟虑之后,小两口还是毅然回到老家。
“只要有致富的决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路俊丽说:“致富没有啥捷径,只有勤劳的双手才能推开好日子的大门。”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