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一个月前,胶州市民杨先生到新疆出差,花了1000元钱买回了一块“怪石头”。昨天,杨先生告诉记者,想请专家鉴定一下这块“怪石头”身份和价值。昨天,经胶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鉴定,这块“怪石头”有着一亿多年“高龄”的松柏类树木形成的木化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昨天上午,记者在杨先生的家里看到,这块“怪石”为圆柱状,直径约30厘米,高近两米,整体质地坚硬,呈黄褐色,用手轻轻敲击还有清脆的回声,模样就像是一根树干。记者注意到,“怪石”的顶部和底部,明显留有像年轮一样的纹理,而在整个“怪石头”的四周,颜色较暗,表面上还呈现出不规则的树皮状板块。听说杨先生收藏了一块“怪石头”,周围邻居们都纷纷前来观看。一些有学问的老人看过后,认为这是一块木化石。
记者就此联系了胶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鉴定后得出结论,这块黄褐色的“怪石头”是木化石(又叫硅化木),形成时间在1亿5千万年前。据工作人员介绍,早在远古时代,新疆地区生长着大量的古树,因地壳变动时,在高温、高压、断氧的特定条件下便形成了化石。初步来看,这块木化石的木质构造属松柏类古树品种。早在多年以前,新疆地区就曾发现过众多木化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牟成梓 孙强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 金秋时节,岛城人餐桌又添美味,素有“羊脂美芋”之称的胶州名产李子行芋头喜获丰收,近日将走进岛城市场。李子行芋头产自胶州市洋河镇李子行村。洋河镇山水相连,土地肥沃,农产丰饶,每年秋天的青...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