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洋河镇姜哥庄村村民姜先生到农田收麦子时,在靠近农田的路边发现了七八块带有菱形花纹和文字的砖头。起身回家途中,在路北侧一条小路上他又发现了众多这样的砖头。昨天,记者从胶州市博物馆了解到,这些砖头应该是造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而且两处古砖发现地的地下,应该有两处汉代墓葬。因带有文字的古砖在当地是首次发现,说明两处汉代墓葬不是普通人家所建。
古砖上刻有“大吉”
据姜先生介绍,前天上午,他和家人一起来到村子西南边的农田收小麦。中午收割完麦子后,他坐在农田旁边的小路上休息,看到路边上有一堆砖头,拨弄这些砖头时,他发现有几块砖头上刻着花纹和文字。“这些砖头存在很长时间了,以前没注意。”姜先生告诉记者,在回家路上,他在另一条小路上又发现一堆这样的砖头。出于好奇,他带着几块砖头回到了村里,村里很多老人告诉他,此地曾经有过两座古墓,后来平整土地,古墓墓顶被铲除。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姜哥庄村,看到两处发现古砖的小路相隔不远。古砖大都已残缺,和现在的砖头相比,个头上显得很大,但比较薄,颜色呈黑褐色。砖头上还带有 “大吉”的字样。“老人们说,我们这里在汉代曾出过两个大官,有可能这就是他们的埋葬地。”姜先生说。
带字汉砖是首次发现
昨天,记者就此事联系了胶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看到砖头后认为,这些砖头上特有的菱形花纹,是汉代承建墓穴所特有标志,初步确定这些砖头为距今2000多年的汉砖。“胶州境内曾经发掘过几十座汉墓,但出土带文字的砖头实在是罕见,这些砖头我们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胶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几年尽管发掘过多座汉墓,但带文字汉砖却还是首次发现。
据工作人员介绍,汉代墓葬包括西汉、新莽和东汉这三个时期。这几年,在胶州已探测出的汉墓分布较广,规格上也参差不齐。在以往汉墓发掘中,无论是西汉、新莽还是东汉时期,墓穴建制大多以菱形花纹的青砖为主。通过科普调查,他们发现规格高的汉墓除了选择“风水”良好的地势外,建造墓穴材质和布局也与普通汉墓差距甚大。出土带文字的汉砖表明地下存在汉代墓葬,而且墓葬主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地位。
研究人员将现场勘测
据工作人员介绍,胶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4000多年前,即有先民在这里刀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从春秋战国开始,各朝代纷纷在这里建郡设都。到了商业贸易相当发达的唐宋时期,胶州更是成为了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从而才有了西汉祓国、明代里岔“牧马城”、黔陬古城等旧址的存在。
“汉代是胶州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文明已得到了大的发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带文字汉砖的发现,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他们也将针对记者反映的情况,立即前去勘测并加以保护。
记者 牟成梓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76岁的卞文庆是胶州人,12岁那年他跟随父母来到青岛定居,20岁那年进入了青岛卷烟厂上班,这一干就是40多年。“看着孩子们也成家立业了,退休后我就想着回老家住,于是我就在胶州买了这套房子。”卞文庆告...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