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网上房地产”在线发布数据显示,10月1日,全市新建住宅共成交120套,即墨以45套居首位,除此之外,城阳、黄岛、崂山成交均为十多套,市内四区几乎交白卷。10月2日,全市新建住宅共成交87套,除即墨外,其他区市成交均为个位数。10月3日,全市住宅共成交72套,创下整个“十一”期间的最低谷,城阳区成交6套,李沧区成交4套,胶州市成交3套,仅即墨成交为两位数,可见行情之惨淡。10月4日,成交120套;10月5日,成交了110套;10月6日,成交了84套;10月7日,成交了123套。综上,“十一”长假期间全市新建住宅共成交716套,平均每天成交量刚过100套。
与新房的惨淡相比,二手房的交易已跌到了冰点。10月1日,全市二手房仅成交4套;2日,成交3套;3日,成交3套;4日,零成交;5日,成交2套;6日,成交1套。与此同时,各种促销活动不见效果,而诸如“存量房七折优惠取消”之类的不利消息却仍在流传。有专家预测四季度房价会下降2成。
●2008对照
2008年11月15日,由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国土房管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六个部门联合制定的 《关于支持居民购买住房的意见》正式实施。进入11月后,随着中央政府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等多项政策出台,青岛楼市开始出现“回暖”迹象,西海岸某楼盘销售经理告诉记者,11月份看房的人较10月份有明显回升,“有了人气就能带动楼盘的销售”。而15日青岛救市新政实施后,原本有些悲观的地产开发商心态有了调整,重新“对未来地产市场乐观起来”。11月份诸多项目纷纷开盘出售,从另一面显示了楼市回暖的痕迹。
●楼市分析
谁来拯救楼市?有业内人士推测:“欧债危机”或许会成为中国楼市的 “救世主”。2011年中国楼市调控正赶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面临再次探底危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08年美债危机时的国内楼市,当时在调控的最关键时刻,政府选择了出手救市,开发商侥幸逃过一劫。今年情况虽然很是相似,但已不是从前,不少开发商却仍在“硬扛”,希望政府再来一次救市。
但对此,国内多位专家都表示:没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关于价格折扣,相比2008年10月,可谓差距明显。当前多数项目只有5%左右的优惠幅度,而2008年同期则已达10%~15%。四季度,预计通胀仍处相对高位,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欧债危机恶化,进而显著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不松,楼市调控亦无放松空间。
还有专家认为限购是强制性抑制需求,而没有化解需求,一旦放开,被压抑的需求就会如洪水泛滥,会导致房价报复性反弹,楼市将坐等灭亡。所以,面对调控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政府对政策“小修小补”是现实的需要,是“维稳”的需要,但是宏观政策的大方向不会变动,目的不达到,调控就绝不会终止。
所以,想等外来因素救市目前看没什么机会。只有楼市依靠自身调整才能救自己。
新闻推荐
大沽河流域综合整治前期规划统筹工作已全面展开,记者昨日从青岛市大沽河管理处获悉,青岛市将在大沽河干流沿线已有11座梯级橡胶坝的基础上,再规划建20多处拦河建筑物,新建10处梯级橡胶坝,确保蓄水防洪...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