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觉得你们要求我们又建沉淀池又建干粪池的,是搞面子工程,现在看看,周边邻居反映的臭味儿没了,猪粪还能转换成有机肥,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这是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在对正在参加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建设的胶州市营海昭团养猪场进行进度督查时,场长王昭团说起的一番话,“我们这每天产生的18方猪粪,经过脱水处理变成9立方的干粪,进行发酵等系列处理后,可转化为5立方的有机肥。这些肥料既环保又经济,我们都用来种树种菜。”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需要。近年来,市畜牧兽医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把握我市畜牧实际情况,以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不遗余力做好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
大力加强减排设施建设。在2012和2013年对全市30多家养殖企业进行减排设施建设的基础上,2014年又选择了30多家中型以上规模养殖企业进行污染物减排量化考核,减排企业类别开始由生猪向家禽、肉牛、黄牛等畜种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有240多个规模养殖场建设(购置)干粪池、沼气池、粪污三级沉淀池、化尸池、焚烧炉等各类固体液体粪污综合处理设施320多台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多万元,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程。市畜牧兽医局按照“六化”标准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进程,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场194个,其中达到国家级标准5个,省级以上标准33个,156个达到青岛市标准;按照“退城入乡”和“退户进区”的战略要求,建成青岛大田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赵家屯养殖小区、泽鲁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游家屯养殖小区等7处“退户进区”养殖小区;按照“优势产业集聚发展、设施装备先进、产业化经营体系完备、产品质量优质安全、科技示范作用突出”的总体要求,全市共建成里岔黑猪基地等2处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
(鹿晓龙)
新闻推荐
多式联运托起物流之城 ———写在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开行多式联运班列,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投入运行之际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