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潘晓晖:因材施教 辛勤耕耘16载

来源:金胶州 2014-12-19 02:47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档案

潘晓晖,胶州市第十五中学初三语文教研组组长,语文老师。工作16年来,她将学校当作自己第二个家,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将教书育人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真情浇灌,全心付出,先后获得胶州市教学能手、胶州市青年专业人才、胶州市优秀教研组长等荣誉称号。

1998年,刚满20岁的潘晓晖被分配到胶莱镇小高小学。沿着泥泞的土路走进古老的校舍,院子里是一群质朴到围着这个大姑娘傻笑的流鼻涕小孩儿,他们用胶莱口音叫着老师,让她一下就进入了老师这个角色。

当时潘晓晖担任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是学校有名的“好班”,之前已换过十任老师,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毕业的潘晓晖踌躇满志,满腔真情和热血。全班32人,潘晓晖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性格,让他们分别担任课本剧里不同的角色,《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九个数字娃娃》、《丑小鸭》……背台词、准备道具,他们从刚开始的羞涩到最后的融入,孩子从角色中接受了教育找到了自信,潘晓晖也慢慢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

在小学任教的几年间,由于交通不方便,潘晓晖吃住在学校,白天全身心投入工作,到了夜晚,就在空荡荡校园里读书与备课。这时潘晓晖碰见了张曼,张曼小时候生病用错了药,听觉受损,不能再说话,家里负担过重,她从聋哑学校转到潘晓晖班里。潘晓晖格外关注这个小姑娘,用写字的方式跟她交流。心灵手巧的张曼喜欢手工,做的头饰、水桶等精致小巧,同学们都交口称赞,于是她几乎承包了班里课本剧道具的制作,原本有些自闭的小姑娘天天露出灿烂的笑容。

张正朋是班里的小才子,他对写作感兴趣,潘晓晖便挖掘他身上的这股劲顺势指导,不但把作品当范文读给孩子们听,还推荐他参加各种竞赛,1999年他参加了《青岛早报》的“我的故事”征文活动并获得二等奖,报社给他寄来一个大玩具熊,给了这个孩子巨大的喜悦和无尽的鼓舞。

由于潘晓晖的第一批学生小升初的考试成绩优秀,她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奖金,对一个初登讲坛的菜鸟老师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2000年工作调动,潘晓晖进入胶州十五中学。中学的教学任务繁重,当一个个不谙世事、淘气顽皮的孩子站在她面前扮鬼脸、耍滑头的时候,由于对教育教学规律运用不熟练,对困难艰辛估计不足,潘晓晖傻了眼。但潘晓晖告诫自己面对困难,唯有努力和付出。

当时还出现了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镜头。班里一名叫刘伟的学生跟同学们发生了小摩擦,自尊心强的他转身就跑。他这一跑潘晓晖急了:“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由不得多想她转身就追。从学校到他家有四五里地,一路追来,刘伟母亲看到潘晓晖湿透的后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那天刘伟乖乖跟她回到了学校,一向做惯了“淘气包”的他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也正是这一追,刘伟的运动天赋被发现,每年的运动会上他都是长跑冠军。

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对班级有归属感,很自然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各种竞赛中让他们感受合作后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2001年潘晓晖的班级被评为胶州市优秀班集体。

2005年至今潘晓晖全身心投入到了初三的教学工作。由于身上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责任巨大,潘晓晖不敢懈怠,备课、研究教材、批阅试卷、钻研题型……有时候一天都不下教学楼,吃在楼上睡在楼上。教师的工作繁忙艰辛,但“得天下之才而教之”苦得其所,乐在其中。“辛勤的工作有了学生对我爱的回报,再苦也值了。站在这个舞台上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只求青春无悔!”潘晓晖深情地说。

(任宇婷)

新闻推荐

谱写“美丽胶州”新篇章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潘晓晖:因材施教 辛勤耕耘16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