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尹哲周筠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洋河镇党委、政府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深化大项目观、环保观、民生观,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大力弘扬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洋河精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铺开、稳步推进。提档教育水平,推动均衡发展;激活医养内力,实现人人有依;强化社会治安,创建安全家园;升级乡村魅力,打造乐活小镇;丰富文化生活,搭建百姓舞台;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去年年初,摆在洋河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眼前的是,全年计划财政收入仅为8300万元。洋河民生事业发展的欠账用什么补?一年来,他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大压缩政府一般性开支,大幅上调投入民生实事的财政比例,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在民生工程上用真情、出实招。一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用一张清单,向全镇百姓许下37项民生实事的承诺,并稳步践行。
提档教育水平推动均衡发展
去年3月份,洋河镇启用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达省规范标准的中心幼儿园新园,选拔优秀教师进城挂职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班班通”教室36个,适度调整幼儿园教师工资。
12月,洋河小学打造出全市乡村小学中第一间、也是目前唯一的“未来教室”。这间造价25万的教室不仅装备“顶级”,功能更是“神奇”,能让洋河孩子跟青岛孩子一块儿听课,一块儿举手回答问题。在抓特色的同时,洋河镇狠抓农村教育整体提升工程,镇党委、政府筹集资金1500万元,整合黄墩、油坊等3处村级小学,新建8400平方米的油坊小学,今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投资2000万元,规划建设11000平方米的河西郭小学及幼儿园一体化教育新区,已完成前期审批程序。建成后,洋河的中小学校舍、操场建设将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农村孩子足不出镇就可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学资源。
全镇中小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均已经创建为青岛市标准化学校;中心幼儿园创建为青岛市示范幼儿园。26中学、洋河小学创建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青岛市规范化学校。
镇教育办组织学校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教研活动、课堂比武、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评比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全镇教师有60多名胶州市教学能手和各级青年专业人才。
同时,努力争取市教体局支持,为全镇小学配备校车19辆,解决了符合乘车条件的全部小学生的交通问题,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每所小学都建设了学生伙房,解决了乘车学生的中午就餐问题。
升级乡村魅力打造乐活小镇
“猪舍拆了,俺村夏天再不能臭烘烘的了”,后夼村村民对村里48间私搭猪舍被拆一齐叫好。原来,该村几户村民在杜泊路边私自搭建猪舍,不仅影响村庄整体面貌,天一热更是散发阵阵恶臭。去年镇里统一给村里清了垃圾,进行了绿化,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子,这几家“钉子户”舍弃自家利益,主动拆除了猪舍。“现在村里垃圾清了,街干净了,晚上路灯也亮了,物业每天来打扫卫生,俺也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了。”王大娘欢气地说。
按照“美丽胶州”建设的要求,洋河镇牢固树立“小垃圾大民生、小垃圾大环境、小垃圾大整治”的工作理念,重点清理农村“三大堆”,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清理卫生死角1300余处,清除私搭乱建200余处,粉刷墙壁70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木32万株。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该镇投资100万,统一为175家业户制作安装广告牌匾;引进3家物业公司,实现卫生保洁全天候、全覆盖;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配置垃圾清运车2辆,安放垃圾桶1600个,实现村庄垃圾日产日清;建设北部垃圾中转站,于7月底
投入使用;建设北部镇级污水处理厂。
2014年,洋河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杜泊路洋河段硬化拓宽工作列入市政府大整修工程,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工程于9月份开工建设,今年可完成全线硬化和拓宽工程,届时将成为贯通洋河南北的发展“主脉”之一。此外,该镇筹集400余万元对九赵路与王相路衔接段、曲家炉采摘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整修。投资2260万元,对49个村庄的大街小巷进行硬化,硬化面积32万平方米。“以前一下雨俺村的道儿就没法走,从村口走不到家鞋就成泥蛋儿了。”石门子村刘大爷说:“现在路硬化了,再大的雨也不耽误走道儿。”
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道路情况,群众吃水的困难也不能忽视。洋河全镇共有49个村庄因供水设备老化、水源不足等原因没有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按照全市规模化供水的总体安排,该镇筹资1250余万元,对23个村庄实行供水设施升级,对27个村采取打井、安装净化设备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题。
激活医养内力实现人人有依
“饭不用自己做,衣裳不用自己洗,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说起现在的生活,洋河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们都满心欢喜。去年9月底,投资1210万元的洋河镇中心敬老院暨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南京美特康养老团队为老人服务,目前已有47名政府托底老人享受起“星级服务”。
镇中心卫生院积极探索拓展“医养结合”服务,解决“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又不能养老”这一难题,在敬老院设立执业点,派优秀医护人员入驻,随时为老年人进行诊疗服务。在敬老院生病的老年人,可直接免费治疗,产生的费用先由新农合进行报销,剩余部分由洋河镇民政的阳光民生救助负责结算,解决了敬老院老年人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洋河镇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域卫生医疗规划,深入实施“卫生院领办中心卫生室,中心卫生室管理一般卫生室”的三级管理模式体系建设,按照六统一原则进行管理,实施基本药物全覆盖,开通了新农合门诊报销,同时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施行双向转诊。
洋河镇南部的工业园区、村庄缺少医疗配套,老百姓看病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镇卫生院。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题,该镇投资540余万元在洋河南部建设卫生院分院,近期将投入使用。在不断提高医养水平的同时,该镇将低保人员补助标准提高至4200元;为112户178人新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187户困难群众、特困大学生申请救助资金78万余元。
丰富文化生活搭建百姓舞台
“我们晚上都在村民广场上跳舞,《倍儿爽》、《小苹果》大家都会跳”,袁家坟村广场舞高手蔡晓燕介绍,为繁荣镇村文化生活,当地政府投资1100余万元,新建了镇综合文化站,为18个村建设村民广场,所有村都设立尚德长廊、配备拉杆式音响。
去年,洋河镇以美丽胶州建设为契机,深化尚德胶州引领,挖掘洋河历史文化,在全镇普及推广“善行义举四德榜”,在镇、村两级设立宣传长廊,在学校开展“家风伴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家风、家教、家训系列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目前已陆续开展十佳好婆媳、十佳外来务工者、十佳共产党员、十佳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实行每月一评比,每月一表彰,已涌现出曲家炉村冷同本、朱季村杜旭、河西郭村陈桂香、神山后村庄明智4名“最美胶州人”。
9月底,占地1200平米的镇综合文化站正式启用。镇综合文化站建有文化综合楼,体育活动中心、办公室、阅览室、棋艺室、老年活动室等10余个功能室,藏书13000册。文化站每月安排一至两次辅导、培训、讲座。新建老年人门球活动场、健身广场,为群众提供广阔的文体活动场地。
同时,鼓励文化资源向农村延伸,继续深化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送农技资料、送法律法规下乡服务,覆盖面达我镇村庄总数的40%以上,年放映公益电影1008场次。
去年以来,该镇文化队伍迅速壮大,各村分别组建腰鼓队、秧歌队、柔力球队、太极队等50余支队伍。全镇文化发展更具活力,在胶州市多项全能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强化社会治安创建安全家园
洋河镇加强三级平安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派出所专职巡逻队伍的建设,指导、协调有条件的村庄、企业建立健全治保队伍,并将其纳入派出所有效的管理,实现与派出所专职巡逻队伍联防联动。充分发挥好警务室的作用,构建起上下通畅、警民联动的动态巡逻防控网络,压缩犯罪空间,确保社会稳定。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交通、火灾、危爆、生产等各类安全事故。
扩建治安巡逻队伍,加大治安巡逻力度,确保“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24小时不间断在辖区重点区域开展巡逻排查,降低发案率。加强对交通安全、火灾防范、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工作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信访隐患超前防范排查机制,实施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去年以来,镇派出所在开展的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中,按照“八必访”的要求,深入辖区村庄与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交流,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警营开放日和请进恳谈活动,走访帮扶困难群众,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截止目前已完成走访村居68个,走访村“两委”干部272人,老党员老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分别走访68人,同时中秋节主动对6户困难家庭进行第三次走访帮扶,固定电话用户已于八月底完成了第一次回访,对辖区内9所学校已完成第二次走访,信访群众已完成走访一次。
自开展警务评议工作以来,镇派出所严格纪律要求,从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窗口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方面入手,对于固定电话和无回复的群众,提前进行人工电话回访,及时制发各类联系函、案件回访和告知书等。1—8月份,自动回访数量1017个,不满意9个,满意率99.12%,不满意整改率100%,总成绩在十八个户籍派出所中列第一名。
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洋河镇以“干部向我看齐、党员从我做起”活动为载体,以“七个一”的形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机关干部实施日常量化考核,实行每周例会制,要求人人上讲台、说工作、做承诺;对村干部实施规范管理,出台《关于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关于从严教育管理村干部的暂行办法》等制度,规定实施以来,有一名村支部书记被开除,两名村支部书记被给予警告处分。
该镇按照“人人有责任、个个挑重担”的思路,重新调整领导干部工作分工,使每个领导干部既承担重点工作,也分担两项责任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按照“管区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离”的办法,调整充实了管区和部门工作人员,管区书记不再兼任业务部门负责人,确保管区和部门工作不冲突、易协调。通过理顺组织架构,界定工作职责,实现了运转高效、执行有序。
同时,严格按照“五项整治”行动要求,加大对全镇软弱涣散班子整顿力度,为村“两委”顺利换届提供有力保障。“两委”换届工作结束后,该镇立即启动党员干部理论及素质培训班,邀请党建专家、农村政策专家对村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政策法规等相关培训,力求使每一位村干部称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基层践行者。
该镇不断加快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建网、民生网、平安网“三网融合”,构建智慧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便民服务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启动镇级党校,利用党员冬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做好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党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党员服务群众水平。
新闻推荐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张德平主持大会 孙永红作政府工作报告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