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字:胡海鸥
和煦的春风吹来了节日的喜气,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如约而至。2014年,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全市妇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涌现出300多名优秀妇女典型,她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诠释了在新形势下践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和努力拼搏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她们是我们社会万千女性的代表,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着、奉献着,展示着“半边天”的风采。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温馨服务 守护母婴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妇幼保健于一体的科室,2014年,该科室抓培训、练内功、比技能,以责任心、爱心和精湛的技术创造生命的奇迹,以崇高的医德树立行业形象,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
产科年接诊门诊病人40000余人次,做各种妇产科手术2000余例,接产近4000例。2014年抢救了22例孕产妇晚期大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等疑难危重病历,将产妇和新生儿从死亡线上救回,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成为百姓心中首选专业妇产科室。
实施硬件改造,升级就医环境。舒适的病房、急救转运床和双摇移动式高档病床,完善现代化医疗救护系统,换装红外线感应电动门,建设功能完善、现代化产房、手术室,还在全市首家设立医疗机构新生儿泳疗抚触中心,开展新生儿泳疗抚触特色服务项目,安装免费的WIFI无线上网设备,方便患者上网,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母婴沐浴着家的温暖。
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与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双向承诺协议书,建立术前三人访视制度和术后谈话制度。全年365天24小时无缝隙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电话回访4000余人次,来诊患者调查问卷10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98%以上,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市公安局云溪派出所政治指导员张红:
情满社区 服务群众
张红,市公安局云溪派出所政治指导员。她是同事眼中的“女汉子”,群众心中的“贴心人”,她用多种角色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倾力社区警务,提升安全指数。她建立了3个社区警务室,摸索出入户走访“四个工作法”,给百姓上门送法律、送服务。治安志愿者、夕阳红、红袖标巡逻队都是她组建的,12人的社区调解和维稳信息员在社区开展巡逻和调解活动。
“微警务”网上公安拉近警民距离。她利用“微警务”解答群众在户籍政策、房屋出租、消防管理等方面的疑问500余条,确保群众“少跑腿”,架起了民警与群众沟通互动的桥梁,发布预警信息方便民警进社区宣传政策,为群众开通办理业务的预约通道,搭建预警和求助信息的平台,真正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热衷帮扶教育,撒播爱的种子。在“民警大走访活动”中她走访辖区群众1200多户,办实事、解难事70多起。先后资助3名失学儿童,为帮教对象进行心理疏导、为辖区学生做法制宣传。她还联合交运集团向日葵志愿者发起关爱老人行动,为志愿捐献眼角膜的老党员刘元成完成了心愿,让老人没有遗憾地离世。
多年来对公安事业的忠诚与奉献,她先后荣获胶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十佳精神文明服务标兵”、青岛市“三八红旗手”。
北三里河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刘振芳:
勇于担当 不负重托
刘振芳,北三里河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她从村话务员干起,当过村文书、计生主任、妇代会主任、会计、副书记。“做为一名村干部,就要不怕艰难险阻,遇事第一时间冲上去,第一时间顶起来,第一时间干到底。”刘振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1年前,她凭着一腔热情,用三个月,跑遍村里每家每户,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帮“患难夫妻”徐大哥和王大姐办低保、找工作,申请“妇女两癌”救助金;为圆孝顺照顾公婆十余载的丧偶媳妇继续尽孝,替公婆劝说媳妇再婚,为媳妇再婚对象申请享受老村民待遇;帮村里出嫁的女儿争取到村里的福利待遇,就这样东家帮、西家劝,成了村里的“知心大姐”。
十几年前,村里建厂房对外租赁,大到钢筋水泥,小到一砖一瓦,她都紧盯着,等厂房建成,她得了静脉曲张,脸晒脱了皮。她却说为村里看好“家”值得。招商引资她顾不上年幼的女儿,陪客户看现场、谈项目,仅韩资甫林电子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48万元。
风里来,雨里去,多年的付出赢得村民的拥护和信赖,2014年她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上任不久,村庄因开发商资金出现异常,村民福利没有着落。刘振芳又将自家和姊妹家房子抵押贷款200万元,又向亲朋借,筹集了500万元把福利发放到位,让村民过了个安心年。
机关幼儿园副园长李香芸:
耕耘幼教 芬芳满园
李香芸,现任机关幼儿园副园长。曾荣获青岛市优秀教师、胶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从教22年,李香芸从默默无闻的“小卒”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将军”,从教坛新秀成长为业务骨干。
幼教“拓荒牛”。2005年的教工幼儿园一村分园,生源少,设施差,没有人愿意去拓荒,她被委派到分园负责,就这样挑起重担,以“微笑教育观”赢得认可,众多家长慕名而来,她以“拓荒牛”的精神,带领教师们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分园落后的面貌。
后勤“管家婆”。2009年,李香芸调任机关幼儿园副园长,分管后勤工作。她带领后勤人员认真分析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遏制可能漏洞,利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对员工进行节俭教育,把有限经费用到刀刃上,就这样在幕后默默工作着、付出着,既是后勤工作的管理者、幼儿园的“管家婆”,又是教职工的“领头雁”。
做好“百变人”。2011年,阳光园开园。她除了负责总园及两处分园的后勤工作,又挑起了阳光分园执行园长的重担。她不抱怨、不退缩,用了不到两年时间,阳光园得到飞速发展。她身兼数职,每天连轴转,却总是劲头十足,同事心生尊敬,戏称她是“百变人”。
她在幼教耕耘二十余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
胶东大店村村民李秀云:
身残志坚 创业致富
李秀云,胶东大店村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到邻村服装厂上班,然而,十年前的一场事故却改变了她的人生。她的右手被大卡车压过后经三次手术虽保住了,却失去了劳动能力。
这对李秀云是沉痛的打击,不仅手残了还失去了工作没了收入。上有老、下有小,丈夫收入微薄养活全家艰难。李秀云忍痛咬着牙走出阴霾开始琢磨干点啥挣钱养家。大店村以生产口罩而闻名全国,李秀云和丈夫也想试试。决定后,李秀云从亲戚家东拼西凑借了十几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为降低生产成本,手残的李秀云与自己的左右手叫着劲,一遍遍练习用左手拿剪子做活和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她的右手终于可以帮助左手做活了,一个、十个、一百个,渐渐地从一天几百个提高到1500个左右,她信心大增。然而口罩生产出来后,销路一直打不开,只得让丈夫跑销路。为了再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客户群,2008年夏,李秀云又迁回大店村,将住房腾出三间改为车间,用省下来的钱开发新产品提升质量,诚信经营的口碑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更多客户,口罩订单从十几万个到100多万个,年收入十几万元,日子富裕了。脱贫致富的李秀云还帮助10多名妇女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新闻推荐
搏击商海 勇立潮头 ———记青岛顺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娥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