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招聘市场又热闹起来。近日,记者参加了在胶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举行的大型招聘会,在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中做了一个小型调查,近距离观察新形势下用工市场变化。记者发现,一边是求才若渴的企业感叹招工不易,一边是求职者感叹心仪的工作难求。
原因一:市场面临结构性矛盾
在“春风送岗 和谐就业”大型招聘会上,用工单位推出了8000个岗位,其中绝大多数是“普工”岗位,招的人数虽多,可就是招不到人。
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越是学历高的求职者对工作越挑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眼睛盯着少得可怜的几个管理岗位,宁肯少赚钱也不愿意下车间。另一方面,招聘单位普遍反映,求职者能力与用工条件有差距。据有关部门对近年来在胶务工人员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5-40%,高中文化程度占35%左右,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25%左右,其中大专以上或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仅有百分之十几。劳动力市场面临结构性矛盾是“两难”现象并存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供求关系不匹配
装备制造、服务业等行业的用工缺口很大,但招聘情况不容乐观。“别看招聘会上人来人往,许多人都是来逛招聘会的”。一位人力资源部主管感叹,三次招聘会她都来了,但没有一位应聘者拿出一份很完整的简历,多数都是问上一两句,感觉对自己没兴趣就一走了之。
从今年的人才需求的角度看,技术类人才缺口最大,在招聘市场上最为“抢手”,其次是市场/营销/策划、工程/机械/电子等岗位,相对于每个岗位来说技术类经验型人才几乎是供不应求。随着近年来产业转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与求职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有差距。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专门技能人才需求急增,可难以找到对口适用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因为技能性、专业性较强,求职往往比一些大学生还好找工作。对于出现这种现象,市人力资源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认为,要想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根本途径还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其次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招工难和务工难的矛盾。
原因三:供需双方难“两情相悦”
求职者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则希望应聘者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因此,没有经验、适应能力较弱,导致很多求职者即使成功入职也难以长久。总之,想要达到供需双方两情相悦的情况,恐怕还需要企业和求职者各退一步。
业内人士建议,求职者应努力完善自己,注重实践锻炼,多了解岗位用工需求,提高综合素质。在“招工难”的大环境下,企业家们光喊“缺工”是不行的,在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为员工的劳动价值提供相对等的回报也不容忽视,而薪资、福利、保障等这些都是员工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人性化管理更是企业留人的一大良方,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工作环境,以情留人。如果一些企业还简单地把“不行就加钱”作为企业留人的手段,而不是改变用工不规范、工作时间长、待遇低等现状,招工难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企业主应改变观念,创造一个能守住人才、留住人才、创造人才的人性化环境。(刘德刚)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