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里岔镇获评青岛市“最美小镇”称号,并代表入围青岛市“最美小镇”的十个镇办做典型发言,向全青岛市介绍了里岔镇这个位于胶州市西南部的生态宜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政通人和的和美小镇。近年来,通过持续保护和发展,里岔镇的自然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同时深入挖掘人文亮点,使里岔这个“古郡地”焕发新活力。
青山绿水引领生态美
里岔镇有“一林两山三水”的生态自然资源,但也同样承担生态保护的重担。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这些自然资源,里岔镇坚持保护为先,秉持最生态的发展理念,邀请山东省规划设计院,对全镇整体规划进行重新编修,制定了以“产业间隔,生态保护”为导向的空间发展规划,自南而北呈现出“两区一带一中心”的总体发展布局,进一步拉开了工业集聚区集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距离,最大限度避免了发展工业对生态资源的污染。
里岔是一个自然资源优越的生态活力镇,合并后,里岔镇形成“一林两山三水”的自然生态优势:“一林”是规划面积约12000亩的山洲万亩生态林场,共栽植树木103多万株;“两山”是镇东的庙子山,镇西的尧王山;“三水”是山洲水库、红旗水库、黄家河水库——胶州仅有的四座规模在小一型以上的水库有三座位于里岔镇。随着万亩林场的建成,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9.6%,生态名片效应日益凸显。
历史底蕴彰显人文美
里岔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马山、尧王山隔水相望,“牧马城”、赵家庄、报恩寺遗址名闻胶东。其中,“牧马城”是青岛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汉代遗址,原为汉代祓国都城,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因明朝在此豢养军马而重修城池,名称也由此而来。青岛第一批七个党员之一、胶州第一个中共党员纪子瑞同志也是里岔人。丰厚的历史底蕴,成为推动里岔继往开来、创新跨越的内在支撑力量。
民生福祉托起生活美
为切实提高百姓的幸福感,里岔镇在有限财力支撑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全力提升民生福祉。里岔镇始终将环境整治作为打造“最美小镇”的基石,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并创造性地开设“和美里岔·洁净家园”微信群,借助微信平台实现“检查—落实—反馈”的全时化、快捷化、图文化。今年又投资2000余万元,精心打造里岔、张应、大朱戈三条精品商业街,全面提升镇域形象。
加大投入完成青岛市南北大通道朱戈刘至黄张路段的施工,争取洋河崖至山洲水库,前小河崖至后芦两条道路建设,提升南部旅游环境。为了方便群众出行,争取交通和公路部门的支持,在黄大路和营里路安装了160余盏路灯,照亮了百姓的出行路。通过镇域内路网的高度融合,实现全镇工业聚集区、行政文化区和生态旅游区贯穿联通。
为提高全镇的医疗水平,依托覆盖东、中、西部的张应卫生院、里岔镇卫生院、良乡分院,持续强化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深化“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
在教育方面,积极争取外界援助,创造性的设立120万元的 “蓝泰置业教育基金”,连续三年,每年40万,用于奖励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助推教师、学生挑战“高精尖”。
政通人和构建社会美
里岔镇民风淳朴,涌现出各类道德模范百余人,包括全国“最美家庭”张玉花家庭,山东省“十大孝星”李成金,变卖房屋花费百万为儿媳治病的“山东好人”、青岛市“十大优秀母亲”刘玉兰,14年来寄养7名残障儿童的宋同英,照顾邻居五保老人30多年的张道森,辞去高薪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照顾瘫痪母亲的安详等,在全镇营造了向善、向美、向上的和美里岔的氛围。
为建设“和美里岔”的美好愿景,里岔镇提出加速“弯道超越”和加速“绿色崛起”,全面建设“青山绿水,政通人和”新里岔的目标,在机关倡导以作为求地位的选人用人导向,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勇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敢担当,不负人民重托。(孔浩 刘清)
新闻推荐
备注:此表按照各镇办改厕完成率进行排序。其中,里岔镇、九龙街道办事处、铺集镇、三里河街道办事处、李哥庄镇、洋河镇未达到全市平均进度。胶州市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