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令海
家住王村镇中央村的毕阿姨特别感谢王村镇中心医院国医堂的大夫,上了年纪的她患有腰腿疼的毛病,如果天天跑大医院,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精力,要多花多少钱。“自从镇上有了国医堂,看病拿药方便多了,不用每周坐车去城里看病拿药,省了不少劲。现在出门就能看中医、拿中药,别提多省事了。”毕阿姨高兴地说。
为了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条件,提高基层中医服务水平,区卫计局积极建设国医堂,在王村镇中心卫生院累计投资25万余元,建成了面积500余平方米的国医堂,医院设计融合传统文化理念,进行了中医特色装修。“为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医院科学设置了中医诊室、百草堂、中医治疗室、针灸推拿等科室,投资13万元购买了中医诊断设备、针疗设备、中药熏洗设备、牵引设备、中医电疗设备、中医磁疗设备等先进仪器。同时配备了7名医务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中医师3名,中药师2名,护士1名,实现了中医治疗区域相对集中,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医院办公室主任郑建国介绍说,“以前镇上的居民看中医都要坐车去城里,现在出门就能看病,十分方便。”
在城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卫生院根据医院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区域,在原中医科的基础上投资 3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300余平方米的国医堂。“目前,医院形成了以推拿、康复、针灸为优势的中医康复理疗服务。主要开展脑中风康复、中药熏蒸、穴位注射等诊疗服务。”经济开发区卫生院徐医生介绍说,“国医堂还定期举办中医药养生讲座,宣传各种医药知识,对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中医药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还对儿童开展中医健康指导,切实提供惠民便民的就医服务。”如今,“未病先防”的就医理念已在开发区群众中深入人心。
有了设备完善的就诊环境,更要有专业过硬的医师服务。国医堂的发展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国医堂医师进行全面培训,使每位医生都成为中医技术的多面手。同时对中医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每年为每名接受培训的医师提供专项补助。另外,还邀请省级中医专家中医到各国医堂坐诊,通过交流学习让我区的中医服务得提高。
区卫计局副局长王国臣介绍说,国医堂建设是今年我区卫生工作的一项重点,也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王村镇中心卫生院和城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2处国医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国医堂建设,计划在各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成7处国医堂。”
据了解,创建国医堂使基层医院逐步实现了“靠技术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的局面,受到患者的欢迎,接诊人数也逐年增加,真正使医院得到了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新闻推荐
近日,我区供暖退费时间、方式确定,市民可本着自愿的原则,自行选择直接退费或抵减明年供暖费用——今年供暖费用这样退
...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