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伟
“要尽快安装环保设施。”“发现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要停产整顿……”每天一大早,周村环保分局王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就奔赴各个重点监管企业,监测排放物是否达标、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因为大部分重点监管企业集中在王村镇,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王村工作组,加强对该区域的集中整治。”王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政府铁腕治污,将了污染企业的“军”,直击痛点,让企业直面问题,倒逼其转型升级。
让企业直面问题,源于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集中整治行动中,我区加大对全区94家耐材、建陶、砖瓦窑、碳素等重点监管企业的整治力度。据了解,对超标排污、环保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转的企业,经区政府批准后,由相关镇、街道组织实施停产,发现一次,停产一个月,周村供电中心负责落实停电措施。再次发现超标排污、环保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由相关镇、街道实施关停取缔,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停产企业擅自撕毁封条、恢复生产、拒不执行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决定、拒不配合工作的,由周村公安分局从严从速侦办。截至目前,有21家企业将面临停产整治,其他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
“不经历阵痛,部分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只会当看客,而停产、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举措,让企业别无选择,有力倒逼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周村环保分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政府“亮剑”94家重点监管企业,绝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给出了发展或退出的单选题,不少企业开始主动安装环保设施。该工作人员说,政府“硬气”,让企业看到了政府关停一批的决心,从而绷紧了环保这根弦。
铁腕治污胜在治,如何让专项整治让位于日常监管,把治的成效变成常态化的管?“我区将加快制定耐材、建陶、砖瓦等重点行业环境检测评价办法,根据环境容量对企业进行考核打分,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关停取缔。”周村环保分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近日,该局正在与区经信局联手制定环境检测评价办法,携全区之力共同编织日常监管常态化考核网络,给企业带上环保“紧箍咒”,倒逼其转型升级。作为基层环保工作者,王村镇环保工作人员也认为,强化日常监管已成为自己工作的“新常态”。届时,真正把落后和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关停一批,让企业感受到污染带给他们的切肤之痛,才会更好促进其转型升级。
在阵痛后建立起管的机制,才能让企业破茧成蝶,助力生态周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