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不到两年的时间,王洞村的村级组织建设和村容村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指标在王村镇名列前茅。
在“第一书记”带领下,村“两委”一起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村干部的精神状态、团结意识、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村级重大事务严格遵循“五议三公开两监督”工作法,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员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凝聚“第一书记”、民警副书记、群众代表作用,共同参与村级治理,形成人人担责、齐抓共管的格局,有效推进村级事务的规范管理、顺利开展。
以前王洞村年收入3万元左右,村干部工资一直拖欠,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威信较低,阻碍了村级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新班子上任后,集中精力抓发展、解难题,采取土地流转、合同清欠、规范资产发包等措施,王洞村年集体收入达到了20 余万元,实现薄弱村转化目标。
实现软弱村的转化后,村支部成员并没有沾沾自喜,居功自傲,而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巧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有利条件,积极改善村居环境,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用一件件的惠民实事赢得全村百姓的称赞。针对村民出行条件和居住环境较差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利用各级道路硬化的优惠扶持政策和“第一书记”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完成村东主路、村东南环路、村北环路的改造工作。同时对村内4条次干路和24条小街巷近1.6万平方米全部硬化,大大提升村民的出行条件。完成村内绿化种植,共种植树木1000余棵,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极大改善了村庄整体环境。
村两委还十分重视抓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移风易俗。新建便民服务大厅、配齐复印机等办公设备,方便办事群众;配强工作人员,安排村两委成员到大厅坐班,为村民解答难题,办理各种代办事项。制作党务公开栏,对党员承诺事项进行公示。在全村进行四德榜评选,对七十岁以上老人赡养情况进行公示,制作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板放在村庄醒目位置。成立村慈善工作站,广泛发动党员和村民代表,组织村民小组长到有关企业、工商户募捐,筹集善款2万元。积极倡导移风易俗,修订了村规民约及红白公事新规,提倡喜丧事简办,在街道墙面印刷了二十四孝图,弘扬传统“孝”文化。通过一系列民生工作,村两委赢得了民心,凝聚了村民共谋村庄发展的合力,全村呈现出干群关系融洽,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