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船就能收获约3000斤海蛎子。文/图半岛记者华敬方报道
本报1月6日讯近日,即墨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百余条小渔船出海捕捞海蛎,经过3个小时的海上作业后归来,平均一条小船就能收获约3000斤海蛎子。渔民介绍,因为今年降水多,河流入海后近海区域淡水比例高,微生物多,因此今年海蛎子格外肥美。目前,因今年海蛎子产量高味道鲜,在市场上销路很好,许多市民开车到码头亲自购买,价格基本与往年持平。
据了解,坐落在鳌山湾畔的即墨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从清代起就有养殖海蛎子的传统,但那时的养殖面积不成规模,主要靠采收野生海蛎子为主,2003年起,渔民开始在海上大面积养殖海蛎子,现在成了主要的海上养殖产业。
每天早上4点左右神汤沟村的渔船都会集体出发,航行大约半个小时,来到自家海蛎子养殖区,开始拉起海平面上漂浮的一根根养殖绳,长在绳子上的海蛎子,一串串地被拉到了渔船上。“一根两米多长的养殖绳至少有15斤海蛎子,每根的价值至少15元,别看这捕获海蛎子简单,冬天的海上格外冷,特意换上一件加厚棉衣每天同样的动作要重复做几百次,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从早上5点到上午9点多,一共4小多小时,拉回大约3000多斤海蛎子,一条小船每天的捕捞作业,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渔民于水青告诉记者。
“上岸后海蛎子主要有两种销售方式,一是带壳、二是人工去壳的蛎子肉。”于水青出海归来后,将船上的海蛎子装车运回家中,两名渔家大姨拿着工具正在剥蛎子壳,剥出来的蛎子肉集中装在一个大桶里。“这一桶剥满大约40斤,一个人一天干下来能剥一桶,每斤可以赚3元手工费。”一名正在剥海蛎子的大姨告诉记者。
据神汤沟村支部书记于国清介绍:“神汤沟村目前有80户海蛎子养殖户,每户年产量12万斤以上,海蛎子的批发价格这些年没有太大的波动,每斤批发价格在1.3至1.5元之间,而纯蛎子肉每斤批发价在12元,今年由于天气、环境等有利因素,海蛎子的产量相较于往年更高,每户收入也增长了,在15万到20万元之间,是自2003年养殖海蛎子以来村民收入最高的一年,此外村里近年来还带头成立了神汤沟村渔业合作社,由100余户村民集体入股,共同经营,为村民寻找致富之路。”
鳌山卫街道办事处宣传办主任王志茂告诉记者,因为有河流从即墨鳌山湾入海,所以这里的单细胞藻类含量非常丰富,给海蛎子生长提供了充分的饵料。每年7月初,海蛎子幼苗撒入养殖区后的一到两年中,养殖户基本不需要再喂食,只需要等待其慢慢长大。随着近几年即墨海蛎子养殖区越来越大,这里也成了青岛地区养殖蛎子面积最大的基地之一。
新闻推荐
岛城二手房去年成交53865套 连续下滑7个月后年终翘尾,业内预计今年依旧是“稳”字当头
半岛记者于红靓2018年二手房市场经历了成交连续下滑、年终翘尾等行情,最终交出了“53865”套的答卷。据青岛网上房地产...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