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社区舞龙队的舞龙风采。
五龙社区舞龙队火热排练的场面。半岛记者王鹏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春节及喜庆节日,舞龙表演场面喜庆、壮观,往往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北宅街道有卧龙社区、五龙社区等多个带“龙”字的社区,不仅“村”的来源与龙有渊源,舞龙表演也成为带“龙”字社区的亮丽名片。近日,半岛记者走访了卧龙社区和五龙社区,见到了舞龙排练的场面,也采访了曾经的舞龙主力,北宅舞龙“舞”出了新特点和新气象。
龙腾北宅三个社区带“龙”字,各有各的渊源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智慧的标志,以往不少村落也以“龙”命名。半岛记者了解到,北宅街道辖区的卧龙社区、五龙社区和五龙涧社区都带“龙”字,说起以往村落的名称都与龙有渊源。卧龙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卧龙社区后山岗上有一巨石,酷似手摇羽扇仰卧的孔明,故村名为卧龙。据了解,诸葛亮才思敏捷,政治眼光锐利,对问题的认识往往超出常人一筹,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卧龙先生”,把他比做隐伏在隆中的人中之龙。
半岛记者从五龙社区了解到,五龙社区南山上有一个山洞,高两三米,长二十多米,传说洞里曾经住着五条龙,故名“五龙洞”,故社区名叫做“五龙社区”。半岛记者通过《五龙涧村志》了解到,“在东坡、大崮山、小媳妇、尖子石等山岭的拱卫下,有五条蜿蜒的大山涧,恰似五条摇头摆尾的苍龙,涧水奔腾呼啸而下,在这里汇聚成五龙河,五龙涧村因此而得名。”
北宅街道比较重视“龙”文化的传承,2001年北宅街道参加彩车巡游时,参赛彩车就以“二龙戏珠”为主题做的造型,二条龙在巡游车上格外壮观。据悉,近年来,北宅街道多次推送卧龙社区舞龙队到区里展演,还鼓励五龙社区重新挖掘舞龙历史,重新组建舞龙队,北宅街道的舞龙氛围越来越浓厚。
五龙社区150年的舞龙历史,重新焕发活力
五龙社区舞龙的历史比较悠久,据《崂山县志》记载,“五龙社区擅长舞龙灯,始于1870年,龙身9节,全长11米,龙身为深青色,每到春节去即墨城表演,晚间龙身内点燃蜡烛,光彩夺目,显赫壮观,方圆百里,独一无二,颇有盛名”。记者从《北宅街道志》了解到,五龙社区的龙灯舞花样比较多,“串龙”、“大小五花”、“滚龙”等花样,方圆百里都有名气。
五龙社区的舞龙历史虽然比较长,却中断过一段时间。负责联络五龙舞龙队的网格员姜雪峰告诉记者,在2006年之后,不少舞龙的主力年龄偏大,五龙社区没有再舞过龙。记者了解到,在北宅街道和五龙社区两委的支持下,2018年五龙社区重新购买了新的舞龙道具,龙头和龙身更加轻便。“以前的‘老龙’比较重,得60多人一起舞龙,现在的龙轻了,30人左右就可以舞龙。”五龙社区网格员姜雪峰跟记者说道。
1月9日,记者在五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看到,五龙社区正在排练舞龙,男士们舞一条龙,女士们舞一条龙,形成“二龙戏珠”的场面,舞龙的人员以青年和中年人为主。记者了解到,元旦之后,五龙社区舞龙队就开始排练,仍然邀请多年前的指导老师前来指导排舞,在鼓点、跑法上又加了不少新花样。“春节期间,除了在五龙社区舞龙,街道和区里的展演也会看到五龙舞龙队的身影,此外,还约好了去沟崖社区、周哥庄社区、卧龙社区去表演!”姜雪峰跟记者说道。这支由青年人和中年人组织的五龙舞龙队,将在以往舞龙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有现代感,让舞龙重新焕发活力。
卧龙社区从“大嫂子舞龙队”到“学生舞龙队”
毕淑娟是卧龙社区的工作人员,负责社区文化方面,她曾是大嫂子舞龙队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说起卧龙社区的大嫂子舞龙队,那可是响当当的品牌。“大嫂子舞龙队成立于1999年12月,当时由村里32名妇女组成,是山东省第一支,全国第二支女子舞龙队。”毕淑娟说起舞龙队的起源充满了自豪感。
“当时只要舞龙队的锣鼓一响,我们这些农村妇女就扔下手里的家务活儿跑到村头舞龙。如果谁家有家务活儿忙不完,我们舞龙队的人就晚上去她家帮忙。”毕淑娟说着当时的情景,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这支临时组建的农村妇女舞龙队就娴熟地掌握了跑场舞步及舞龙技巧。由此,崂山区逢年过节、遇到喜庆活动,都少不了卧龙社区大嫂子舞龙队潇洒的身影。2000年2月,大嫂子舞龙队参加北宅街道“闹春汇演”获优秀奖;2010年参加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舞狮”大赛,由传统的“二龙戏珠”发展到“四龙闹春”,荣获二等奖和最佳阵营组织奖。据毕淑娟介绍,大嫂子舞龙队非常有名气,不仅邻近的几个村邀请去表演,还被邀请去王哥庄、李沧等地多次表演舞龙。
“大嫂子舞龙队一开始全是女士,后来有男士加入,再后来以上学的孩子为主,现在2/3以上都是上学的学生。”毕淑娟跟记者说起舞龙人员的变化。她告诉记者,以前参与舞龙的队员,年龄最大的已经近70岁,近几年,随着老队员年龄增长,年轻人越来越多,经常还有爷孙同台演出或母子同台演出的场景。记者了解到,毕淑敏现在也在培养接班人,卧龙社区30多岁的网格员蔡风香具体对接卧龙舞龙队的组织,毕淑敏给予指导。
半岛记者了解到,舞龙的道具费用比较高,并且磨损和老化比较严重,一条龙大致只能用两年。卧龙社区一直对舞龙活动比较支持,一直坚持购买舞龙道具。“现在舞龙的主力是11岁到18岁的学生,我们舞龙道具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他们放假排练了。”网格员蔡风香说道,学生由于升学等原因,流动性比较大,新手比较多,一般需要坚持练10天左右才能出去表演。半岛记者了解到,2018年2月23日,北宅街道卧龙社区舞龙队参与2018年崂山区“迎新春开门红”民俗文艺精品展演,表演了舞龙《龙腾崂山》,赢得广泛好评。今年春节期间,这个新组成的学生舞龙队,将再次登台,展现北宅的舞龙风采。
半岛记者了解到,卧龙舞蹈队经过不断的更新换代,舞龙的技巧花样不断变化,体验过舞龙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在舞龙老师的指导下,卧龙社区的舞龙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传统文化的意识,舞龙习俗和技巧有了不断的传承。通过舞龙,卧龙舞龙队也展现了北宅人昂扬向上、奔腾争跃、喜气祥和的精神面貌。
新闻推荐
□记者张晓帆通讯员梁之磊报道本报青岛讯2018年12月30日,即墨区政府、青岛城投集团共同签署《即墨新动能...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