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本报报道了病重妈妈小康写给女儿的信,信里面,倾注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和对生命的渴望与坚持。3月9日上午 ,小康进入了隔离室,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隔离生活,而她的“病床日记”也只能暂时中断了。3月9日下午 ,记者来到中心医院血液病科的隔离室外,透过隔离室的玻璃,看到了一个充满微笑、乐观积极的小康……
8日,小康发高烧了
从3月6日开始,小康的体温就一直没下来38.5℃,3月8日更一度高烧到了39.6℃,记者见到小康时,拿着电话听筒,她轻轻地说:“高烧到39.6℃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
小康的大姐专程从上海飞过来看她的三妹,还把小康的女儿语菲从家里接到了医院。那个时候小康还没进隔离室,正高烧躺在病床上,女儿一声又一声“妈妈,我想你!”,却没办法让小康去看女儿一眼。小康说,“只要不高烧,我什么都可以忍受。”
7日那天,小康在网上更新的日记中说,要剃头了,心里非常不愿意,小康的妈妈和大姐安慰她说,好看,不丑。记者见到小康的时候,她戴了一顶格子帽子,镜头里的小康面带微笑,眼神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
9日,“进仓”好好睡一觉
3月9日上午十点,小康被送进了血液病科的隔离室。住进隔离室的第一天中午,小康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因为前一天晚上她打吊瓶打到凌晨两点,一夜没睡。
小康很快就适应了隔离室里的生活。她问过医生了,虽然笔记本、手机都不能带进仓里,但是可以把纸笔带进去,不过只能是铅笔。不管是铅笔还是钢笔,对小康来说,她还可以继续完成她的“病床日记”。
“我让我老公带了几本书给我。住在这里,肯定要带一些轻松的书。”小康告诉记者,不过这些书要进仓,还要经过高温消毒。“消毒之后,书页都粘在一起,连翻都没法翻了。”但小康一点也不介意。
我会继续写病床日记
小康说,她从初中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当初在半岛网上写下了她的《为了女儿,努力活着——一位青岛妈妈的病床日记》,并不是为了赚取眼球、寻求帮助,只是一种倾诉而已。没想到,小康的“病床日记”吸引来了很多素不相识的网友,他们彼此隔着电脑屏幕,但都被小康对女儿的感情感动。
小康的“病床日记”最近一次更新到3月7日进入隔离室后小康说:“我没办法上网写日记了,也看不到网友们的话,不过我会在隔离室里继续写,等出院的时候再把这些日记发出来。”
小康委托记者:“请你一定要替我感谢一下网友们。他们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他们还说要给我捐款,这个就不需要麻烦他们了。我会好好地加油,争取早日康复。”
小康在7日更新的“病床日记”最后,提到了她家楼下的花坛。“春天花会开,家里楼下那个花坛也该开始冒芽了吧。那么我也要进仓,开始让我的骨髓造血发芽。然后看到花开!”小康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出院看花大概会在六月份。 文/图 记者 陈茜网友的祝福
“good-1606”:本想去看望你,又怕打扰你的休息,加油,早日康复!
“唐小婉”:等你,一起看花开!
“铢铢”:节日快乐,坚强的母亲!你对女儿和这个世界的爱,令整个世界都舍不得离开你。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只是一个小坎儿,祝您早日康复!
“南极玫瑰”:每次打开你的帖子,眼泪总是瞬间涌出。无论何时,我们永远在你身边。
“德国海归”:小康,加油!相信夏花初开的时候,你们全家一定会开心地去郊游。
新闻推荐
头上裹着围巾戴着一副手套两腮冻得通红这名老太在“盒子”里卖报纸不愿买的熟人还可借阅
头上裹着围巾戴着一副手套两腮冻得通红这名老太在“盒子”里卖报纸不愿买的熟人还可借阅日期:2010-03-1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