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横跨胶州湾,15分钟由青岛直达黄岛,全国最长海底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将于4月28日全线贯通,用现场工人师傅的话讲,主隧道全线贯通只差一炮,20多年的梦想都将在这一刻成为现实。4月27日,距隧道全线贯通只差一天,记者对隧道的青岛端和黄岛端的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据记者了解,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将采用双线隧道方案,隧道接线工程南起海底隧道青岛端终点(瞿塘峡路和团岛一路路口南50米处),在团岛二路处“兵分两路”,西线沿四川路,东线沿云南路,分别在东平路北侧爬升地面后开始高架,至山西路并线,接入快速路三期工程。其中,海底隧道四川路隧道洞口为隧道主入口,云南路隧道洞口为隧道主出口。另外,海底隧道还有2个匝道口,直通团岛附近的普通道路。其中,台西三路隧道洞口为隧道匝道入口,团岛二路隧道洞口为隧道匝道出口。胶州湾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一部分在地下,为隧道工程,一部分在地上,为双向六车道高架桥,计划工期为32个月。
青岛端:六处出入口啥进展
四川路入口还剩20米贯通
27日上午9点,记者最先来到四川路主隧道端口,此处端口位于四川路和东平路交叉路口附近,为中铁三局集团承建。施工现场全都用蓝色的工程挡板围挡起来,车辆行人只能绕道走四川路旁边的一条临时道路。
记者从位于四川路路口附近的一个小门进去,偌大的场地上堆满了钢筋,几个工人正在忙着焊接。记者看到,洞口左侧有不少工程人员正拿着图纸讨论着什么。记者走上前跟他们打招呼,当他们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一位负责人热心地告诉记者说,“我们正在讨论工程上遇到的一些小问题,现在工程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还有20多米就要贯通了。”
这位负责人介绍,四川路主隧道设计为1638米,现在已经完成开挖支护1610多米,二次衬砌1040多米。目前,施工单位正在进行最后“冲刺”,整个隧道将在5月中旬贯通。
在谈到隧道端口连接高架部分的施工情况时,这位负责人称,高架路段已经进行了一部分。但涉及到一些老建筑的拆迁,工程遇到了一些困难。随后,记者从施工场地走出来之后,发现了负责人所说的“困难”。在菏泽三路附近,一座还未拆除的居民楼挡住施工现场。记者走近发现,这座居民楼的部分窗口还晾着衣服,证明还有居民未搬出。据中铁三局一位负责人称,居民楼会很快拆除。
台西三路匝道入口已贯通
四川路端口为隧道主入口,主要是连接快速路三期。而市民想从市区道路驱车进入海底隧道,还有一条匝道可以选择,那就是台西三路匝道端口。
上午10点,记者来到台西三路匝道端口施工现场。与四川路端口的“繁忙”相比,这里相对比较“冷清”。记者发现,两车道的隧道洞口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时不时有装满碎石块的大货车从隧道口里驶出来。
在工程指挥部,记者从一位杨姓负责人那里了解到工程的进度。这段匝道全长一共是715米,前段400米已经由中铁三局建设完成,后面的315米是由中铁二局建设。这段工程从去年6月分开始施工,到去年12月份就已经全部贯通,二次衬砌也只剩下20多米。“现在工程面临的最大难度是匝道与主道交接的地方,因为此处施工面积大,不可预知的因素也很多,我们正在努力攻克之中。”
该负责人介绍,此处隧道匝道与四川路端口不同的是,它主要连接的是市区普通道路,市民可以从台西三路、团岛三路等直接拐进匝道,通过匝道进入海底隧道主隧道。
云南路出口还剩30多米
12点左右,记者来到云南路主隧道端口施工现场。施工地点位于云南路与东平路路口,顺着东平路可以直接走到四川路端口。与四川路端口不同,云南路端口的高架部分已经大部分建成,在高架上面,施工人员正忙着焊接钢筋。
从远处看云南路主隧道,正处于新建的云南路高架的下面。“还没建成,样子已经很壮观了。”一位住在云南路社区的居民告诉记者,“虽然施工的时候有点吵,但从长远来看,住在隧道口还是不错的。”
记者走进隧道端口发现,3车道的隧道端口十分忙碌,装满碎石块的大型货车不断从里面出来。记者试图走进去查看,马上被现场一位施工人员拦住了。“真是对不起,我们这里是不让进去看的。”
现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云南路主隧道施工路段主要由中建十九局负责。截至4月26日,这段设计1659米的隧道已累计完成开挖支护1625米,二次衬砌1365米。“离着贯通,剩下也就是30多米吧!”负责人笑着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云南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人口稠密、建筑物老旧 、地质结构复杂等各种问题,不过目前,所有问题已经基本处理完成。负责人称,“整个隧道将在5月中旬贯通,这比计划目标提前将近两个月。下一步在完成设备安装、装修工程后,预计明年上半年与海底隧道同步实现通车。”
团岛二路出口只挖了20多米
下午2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团岛二路和贵州路路口的团岛二路隧道端口。此处端口也是作为海底隧道的匝道口。作为隧道的一个辅助出口,从海底隧道出来之后,直接可以拐到贵州路上。
工程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团岛二路匝道工程是由匝道和开口地道两部分组成。匝道洞口详细位置是市南区少年宫的西北侧,沿团岛二路、团岛一路东南方向与云南路主隧道合流。
团岛二路匝道隧道设计总长是340米,地下施工路段是276米。现在,地下施工部分已经开始了20多米。当记者问及施工进度相对慢的原因时,这位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段工程本来是施工最晚的,施工的时候,周围全都是居民区,很容易造成一些扰民的情况。所以,施工进度就稍微缓慢了一点。但我们也一定能如期完成所有工程。”
两个紧急出入口已完工
除了上述4个出入口以外,还有两个主隧道施工口。这两个施工口都位于团岛最靠近海边的地方,分别为中铁十六局负责的斜井口和中铁二局负责的斜井口,都已完工。据中铁二局一位李姓的工程师介绍,斜井是海底隧道施工的时候,施工方建筑的特殊隧道口。海底隧道施工结束之后,这两个斜井口并不会封掉,而是作为将来特殊出入口。一旦出现了一些突发事故,这两个口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疏散用的紧急出入口,位置大约位于团岛一路和瞿塘峡路路口附近。
黄岛端:隧道出入口对接环岛公路
4月27日,记者赶赴薛家岛后岔湾村附近的黄岛出入口施工现场。由于当天是大风天气 ,轮渡停航,从市区赶到黄岛耗时近两个半小时,直到中午记者才赶到现场。在现场,记者看到为了准备28日隧道贯通的相关活动,隧道口附近早已搭建起主席台。不少大卡车在右侧隧道紧张工作,一车车土方被运出。当记者询问起工程进展时,工人师傅回答颇为幽默——“就差一炮了!”
地面设施不是很多
胶州湾海底隧道黄岛端出入口位于薛家岛后岔湾村附近,这个村子交通颇为闭塞,记者从一位姓杨的相关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相对于海底隧道青岛出入口而言,黄岛出入口并没有很多地上设施建设,主要就是加固路基,修建收费站,“我还没有了解到,有什么其他具体的动作,隧道口就和它面对的环岛公路对接,我们会加固路基。”环岛公路即记者乘车驶入后岔湾村的公路,记者了解到,全长43公里的环岛路,是开发区的一条重要干线,沿途旅游景点颇多,海底隧道贯通后,人们来开发区旅游观光将会更加便捷。
除了地上设施的相关情况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海底隧道的服务隧道已全线打通 ,而左侧主隧道的贯通只差一声炮响。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了一张海底隧道黄岛出入口平面效果图,从这张效果图可以看出,黄岛端出入口的3条隧道各有分工。其中,左侧隧道为出车口,右侧隧道为进车口,里面各有3个车道,而中间的小隧道则是服务隧道,“主要是配电线路,各种相关设施还可用于维修检查。”
杨师傅告诉记者,左侧主隧道只差一声炮响。“现在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左侧的主隧道就差一炮了。”不少工人师傅这样告诉记者。
左侧出入口碎石不多
之前信报记者曾徒步穿越过一次海底隧道,由于当时距离贯通尚有时日,隧道内积水、碎石还很多。4月27日,记者到达隧道黄岛部分洞口的时候,随即进入左侧主隧道内观察了一下,进入隧道的时候光线很暗,墙壁上挂着一排照明灯,还有些日常作业需要的电线,隧道内部整体环境已经好了许多,通风条件也不错,地面碎石也不多见了 ,但还是有很多尘土,地面上可以看见一摊摊的水,两边的排水沟也在不断往外排水。洞内移动电话信号还是不错的,记者接着准备去右边的主隧道内观察一下,但被工作人员制止,说:“现在那个隧道正在清理石头,为了你们安全着想,还是不要进入隧道太深。”
冲刺时更注意安全
为了迎接28日的隧道接通仪式,工人正在做准备,一位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师傅告诉记者:“工程到了最后关头,大家都很紧张,也很谨慎,越是关键时候越是得抓紧完成工程任务,尤其是安全问题,领导也特别让我们注意,在工程即将完工的关键时刻,一定要保证好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那边山头,上面有一位农民工师傅正在拆除挡风布,“工程结束了,这些挡风帆布也就可以拆除了。”通过正在休息的一位农民工师傅记者还了解到:“这次胶州湾海底隧道挖了将近1000天,将近3年的时间里,一些家属都跟着过来和我们一起工作了,现在工程即将完工了,都很高兴,呵呵。” 文/图 记者 于良 田野 实习生 李小凯
◎新闻回顾
3月24日信报记者曾穿越海底隧道
对于即将贯通的海底隧道,不少市民表示,“去年海底隧道不是已经贯通了吗,怎么今天又贯通?”“要贯通的主隧道是什么样的,和滨海大道的仰口隧道有什么区别?”
3月24日,记者曾在服务隧道与主隧道之间穿越过胶州湾海底隧道,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贯通的隧道为海底隧道的服务隧道,服务隧道只是用来服务的,为主隧道施工探明主要地质和水文状况,以后主要用于紧急通道、日常维护通道等,不会用来通车,而通车的则是今天将贯通的主隧道。
记者在穿越海底隧道时,因为服务隧道的贯通,海底隧道的空气十分清新,即使在最深处,也丝毫感觉不到憋闷,据隧道内工作人员介绍,隧道壁上使用的施工材料,碱含量、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均量身定做,为国内最高标准要求,对人体没有害处,不会影响空气质量。“海底隧道主隧道贯通后,空气肯定比以前还要好。”武师傅向记者说道。
另外,记者在穿越海底隧道时,隧道里大部分地方都保持有手机信号,当时隧道工作人员介绍道,隧道里每一个地方都是可以打电话的,市民以后通车不用担心手机打不出去。
现在的海底隧道大部分路段就像一个水帘洞,不时会有水滴滴下,很多路面也没有浇灌水泥浆,路面显得比较泥泞,去年就贯通的服务隧道同样满是泥浆,记者在穿越时就陷在泥浆里不能行走。
记者穿越海底隧道时曾两次进入,第一次进入海底隧道是跟随大货车进入到主隧道,主隧道路面满是泥浆,坑坑洼洼的,一路上到处有挖掘机在挖掘碎石,有的路面要挖下去五六米深,当记者咨询驾驶员师傅为什么有的地方要挖这么深时,师傅表示,那些地方多是断层带,需要加固加深,以防渗水。
第一次进入主隧道一共待了五六分钟,因为处于施工中,主隧道只有一个框架,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记者在第二次进入海底隧道时便探访多段海底隧道主隧道,服务隧道每隔几百米便会和主隧道有一个通道,记者在穿行服务隧道的同时,有时也会到主隧道上行走,记者发现,在隧道中段,许多主隧道已经完成了装修,路面已完成了注浆,隧道壁也完成了渗水防护。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修好的都可以通车了,公司的车能转到主隧道都会转到主隧道上行驶,而记者在探访时,也不时地发现有小轿车从服务隧道转到主隧道上。
记者穿越的最后一段路程就是黄岛至青岛的主隧道,该段主隧道大概有1公里长,这一段是最先修理完善的,拱形的隧道内侧很光滑,两侧的照明灯架设非常整齐,路面部分也修理得很平整,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主隧道有12米宽,可以设三个车道。 记者 昌旭光
新闻推荐
信报空调团报名火热,国美特将奖品升级一等奖现在成了液晶电视日期:2010-04-28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