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历了从市区扩展到全市所有居民的过程,市内各区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在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计划免疫、慢病预防等多方面取得不小成绩,也为全市公共卫生工作打好了基础。近日,记者从李沧区采访了解到,为了加强基层计划免疫水平,区卫生局去年投资四十余万元增加了4个预防接种门诊,并完成电子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为宝宝打疫苗的效率,并通过不定期督导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改善现状。此外,三医迁建工程将于6月初动工,进一步加强沧口地区的医疗救治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新增4家接种门诊
“计划免疫是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但李沧区此前只有7个接种门诊,但服务人群数量很大,因此去年投资新增加了4家。”李沧区疾控中心主任吕思禄介绍,李沧区卫生系统共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并非每个社区都有预防接种门诊,而大医院如八医、三医也都建有接种门诊。
据了解,由于辖区范围较大,需要接种疫苗的儿童数量多,李沧区去年投资40余万元新建了4个预防接种门诊,有的民营医疗机构也尝试承担起更多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区卫生局投资买冷链设备,部分办公用品以及置办信息化系统。”吕思禄说,11家接种门诊已经基本满足了需要,缓解了宝宝打疫苗排队时间长的难题。
防手足口病关前移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手足口病的发病奉献不断增大,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如果不注意卫生、休息和饮食,很容易被感染。为了预防手足口病,李沧区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将防范的关口不断前移,春节过后就组织了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负责老师举行培训会议,要求落实晨检和午检,积极发挥缺课登记报告系统的有效作用,严密随访因手足口病回家休息的学生健康情况。
吕思禄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手足口病的防治效率,区卫生局成立了下去医疗救治专家组,确定市八医、市三医和401北院作为李沧区手足口病定点就诊医院,先后16次组织夏季传染病防控培训班,积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并成立了5支流调队伍,对每天发现的手足口病患儿及时进行流调、随访,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稿、早处置、早治疗,无瞒报、漏报、迟报现象。
严格督导社区医院
九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除了计划免疫等少数项目有大医院参与外,都需要基层的社区医疗机构来完成,“各种项目的开展都需要人员和财力,既然政府为每个居民花15元的公共卫生项目经费购买医疗服务,基层机构就应该积极提供各项服务。”李沧区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促进45家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高质量完成各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区卫生局组织专人做拉网式督导,按照国家、省和青岛市下发的有关文件,有区卫生局带队,抽调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所联合,每季度组织一次拉网式的检查,每个社区机构都要接受“全身检查”,内容包括科室建设、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各项服务的具体落实情况。
除了拉网式督导,卫生部门还不定期做检查,比如在检查中发现某个单位的个别项目比较薄弱,会在内部通报,并通过不定时检查的方式督促,一直到改善到较高水平。“大约每周两次督导,而且均是由针对性的面向个别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或者某个服务项目。”该负责人说,为了提高市民对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卫生部门还印制了大量明白纸、健康宣传手册、宣传单,大力普及健康知识等。
三医力争上半年开工
“新三医的建设,将为北部地区的医疗现状注入一支强心剂,让沧口地区的居民可以就近找大专家看病。”李沧区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三医的规划,床位数、医院面积、科室建设都将有巨大的变化,这一切最终的受益人还是周边的居民。
据了解,为了让北部居民早日享受到更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市卫生局一直在加班加点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文件,力争新工程早日开建,“现在正积极做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力争新三医上半年动工。”有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将在李沧区永平路29号地块扩大规模重建,东邻永年路牛毛山,西邻永平路主干道,南邻永安路海军干休所,北邻国通家园小区。规划用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报考今年青岛市公务员的212名考生将得到加分,昨日,市人社局对加分考生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无异议的加分考生报考青岛市乡镇机关的笔试总成绩加8分,报考其他机关的笔试总成绩加4分。公示...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