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凤起 郜玉华 李得安)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牡丹区强力实施节能环保与经济提速并举并重的双赢策略,使“绿色”在经济发展中迸发出勃勃生机。
牡丹区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培植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今年,该区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4亿元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主要燃料为玉米、棉花秸秆,运行后,年可消耗混合秸秆燃料22万吨,发电量1.8亿千瓦时,燃烧后的灰渣可全部返还给农民作为肥料。佳美食品、睿鹰制药等企业,分别建立独具特色的产品链,使几乎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中被“吃干榨尽”,青岛啤酒菏泽公司和锦江环能源公司被列为省级循环生产企业,宏泰纸业被认定为全省资源再生利用十大示范企业,拉长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清洁生产。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池,全区累计新建沼气池1.2万余座,新能源正在提升农民生活。
牡丹区以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为主线,引导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关口。在项目引进上,该区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项目开工前能评、环评等八项必要条件管理,建立了项目审核部门联动机制,把污染能耗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过滤”掉,目前,该区已拒绝了总投资30多亿元的12个“三高”项目。
该区按照产能置换、关小上大、优化升级的发展思路,运用倒逼机制和市场机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在“低碳”理念引领下节能增效,提高绿色产业集聚度。去年以来,该区组织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32台(套),依法关闭了颐海热电2×6000KW小火电发电机组,年可减少能源消耗4万吨标准煤。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