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志荣
机器隆隆,人头攒动,一摞摞样式新颖、制作精美的儿童玩具栩栩如生,码放得整整齐齐,整装待发。这是近日笔者在于集玩具厂看到的一幕。
几经周折辗转,终于见到了老板潘春玲,她正在车间手把手的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从下料、裁缝制作到美术装饰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今年30岁的潘春玲,是于集镇邢庄村人,16岁初中毕业后,因家境窘困,被迫辍学,在当地学了半年的裁缝后,跟随表哥去青岛韩国人开办的凡泰玩具有限公司从事玩具制作,她心灵手巧、工艺精湛,仅半年就被提拔为车间班长,从事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人管理。潘春玲是个有心计的人,上至公司领导、下至车间工人,她都混得很熟。8年的时间默默地掌握了玩具的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学会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2005年,婚后她想在邢庄村办个家庭作坊式的玩具加工厂,她不顾公婆的反对,利用手里仅有的1.1万元,购买了10台二手机器,召集了6名在青岛打工的工友,把自己的新房腾出来当做厂房,便紧锣密鼓地开业啦。已有8个月身孕的她常常是通宵达旦的联系订单、督促生产,生完孩子40天,便把孩子交给婆婆,返回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那时从凡泰玩具厂进货进料,再通过凡泰进行销售,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韩国老板把她加工的玩具取走后,未付加工费,便溜之大吉,潘春玲被骗15万元。内忧外患,雪上加霜。“宁可砸锅卖铁,绝不亏欠工人。”在其父母、妹妹、弟弟表妹的倾囊相助下,她咬紧牙还清了10万元工人的工资,并坚强地挺了过来。
2009年,她感到邢庄加工作坊狭小,交通不方便,便来到于集镇驻地,以每年9500元租赁了
12间厂房,东拼西借35万元,带领50位姐妹们办起了玩具加工厂。可就是这一举动,再次遭到公婆的强烈反对:“拿鸡蛋碰石头,不知天高地厚。”潘春玲深知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不能干出样子,将身败名裂。那一年中等身材的潘春玲,穿梭于青岛和聊城,拉订单、找工人、抓生产,仅一年的时间就消瘦了10斤。苍天不负有心人,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因为质量过硬,信誉度高,客户纷纷慕名而来,电话订单应接不暇。目前她和青岛10家企业建立了固定的业务联系,能够独立生产狗、猫、熊等玩具20多种,成功带动160位农家妇女家门口实现就业,其下属生产加工点已达6处。“潘姐就是小乡村里飞出的金凤凰,吃得苦受得罪,3天3夜说不完。她始终用微笑面对挫折,用坚强应对困难,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跟随潘春玲创业6年的聂迎香对其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