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讯 (任相国 薛林玉 王砚才)“大家掐着手指算一算,小麦、玉米一年种两茬,除去种子、化肥等投资,赶上好年头,一亩地纯收入也就1000多元。咱农民要想致富,就得改变传统观念,发展特色产业。在我们村,靠木业加工,六七十岁的老头儿、老太太每年都能纯挣2万多元。 ”7月10日,陵县“村支书讲师团”成员黄云州到糜镇宣讲,400余干部群众听得津津有味,笑声、掌声不时响起。
为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今年陵县选派5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赴北京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学习新农村建设、农村创业兴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发展与经营等。培训结束后,县委组织部选拔6名优秀学员组成“讲师团”,利用1个月时间赴各乡镇巡回演讲,使学习成果惠及全县农民。
黄云州2007年担任边临镇西于架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办起了17家木业加工厂,安置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同时,他还动员青年村民购买货车20辆,组建运输队,逐步发展起以天津为中心,辐射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的长途运输产业。现在,村里人均纯收入达11000多元。
“以前感觉自己的思想观念够开放的了,可到北京参加培训后,感觉自己见识还是太少、目光还不够长远。 ”黄云州深有感触地说,“我要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争取使更多的干部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及早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
“村支书讲师团”用百姓的语言传达致富新理念,面对面地分析讲解,说理透彻,取得了明显效果。 “他们讲的好多东西真让我开了眼界。现在县里正在鼓励两区同建,这次学到的好多东西正好可以指导村民进行园区创业。 ”几堂课下来,糜镇袁家村支书袁方厚有了更多新打算。
如今,“村支书讲师团”已经举办报告会5场,培训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文博会既是一个优秀文化的展示舞台,又是一个文化市场活跃交易的平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市抓住文博会契机,全面整合文化资源,突出海洋特色主题积极筹备参展,一个文化建设的“海上山东”新形象呼之...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