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姜广信 相湛昌
体系摆脱花架子
“以前觉得质量管理体系是花架子,都是应付检查的,有没有没多大关系。产品质量也是检验检疫部门管的事,自己成天就想着怎么能够拿到通关单,顺利地把产品交到客户手里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看来,企业发展缓慢的根源就在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到位,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抓好,还得有效、管用,这样才能以质量赢得市场、赢得客户、赢得未来,不重视质量管理,到头来吃苦头的还是企业自己。”从事出口蔬菜行业10多年的李军,在参加了日照检验检疫局组织的一系列培训之后感慨道。
对日照市的出口产业来说,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公司、大企业数量极少,大量的是小微型企业,甚至不少是“父子厂”、“夫妻店”。这些小微型企业普遍怀有应付监管的心态。针对这一情况,该局组织质量宣讲系列活动,到各区县按照不同行业类别企业分别宣讲,就《质量发展纲要》和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回答企业关于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并提供对策。
日照市金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安在水产行业专题质量宣讲活动后表示:“今年公司的出口产品有一批被国外通报,虽然通报仅仅是因为标签不规范导致,但从根本上分析是企业日常质量管理意识不足,抱有侥幸心理。听了今天的培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今后一定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和生存发展的基石来抓牢抓好,要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来抓好生产。”
职责延伸最前沿
“自从企业设立了首席质量官和质量安全员,我们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就直接与他们交流。职责明确了,问题整改落实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的力度也增大了。”日照检验检疫局从事水产品检验监管的刘雪梅告诉笔者。
2012年12月20日,笔者随该局首席质量官落实工作督导组来到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严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企业是产品质量责任主体”等醒目的宣传标语。“多年来,美佳始终把食品安全当成根本、把生产安全当成第一,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而是要把质量安全当作自身发展的生命线来呵护。国家质检总局推行首席质量官试点以来,美佳主动向检验检疫局申请作为试点单位,并率先推选出了公司的首席质量官,经培训认可后已正式上岗。”美佳总裁申照华表示。
美佳首席质量官郭晓华向笔者坦言:“虽说以前自己也主要是负责品质管控,但那时候压力没有这么大,现在既要做好品质方面的管理,还得协调原料采购和生产部门,全方位地负起抓好产品质量的责任,可以说除了销售和行政后勤,什么都需要管。更重要的是,董事会授予了我质量管理方面的一票否决权,肩上的责任更大,任务也更加繁重了。”
2012年,日照检验检疫局结合辖区企业实际情况,在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的确立,在广大小微企业则试点建立质量安全员制度。在该局的全面培训和指导下,这样一支由首席质量官和质量安全员组成的140余人的队伍成为推动辖区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力量,活跃在产品质量把关的最前沿、第一线。
监管打出组合拳
在2012年的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中,日照检验检疫局重拳出击,共排查企业509家,发现各类问题327个,整治完成企业231家,立案查处企业17家,其中已结案17例,实施处罚69.13万元,涉案金额4459万元,对辖区内其他企业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外经贸秩序得到进一步维护。
在打击违法失信行为的同时,日照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政策,为守法诚信企业提供便利。自2011年起,每年评选一次“进出口质量诚信单位”,对恪守诚信、规范经营、产品品质优越的进出口企业授予“进出口质量诚信企业”荣誉称号。今年以来,借助山东检验检疫局电子监管系统上线运行,建立完善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完善执法检查记录,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管理,让老实规矩的企业进入绿色通道,享受便捷快速的服务,凡是信用好的,要减少检查的频次,降低其各方面成本,帮助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在推动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过程中,日照检验检疫局还主动与质监、公安、商务等部门加强合作,签订合作备忘录,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守卫质量安全的底线。“加强出口企业监管是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但不是切实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2013年,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牢牢抓住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这一根本,围绕市委市政府2013年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结合日照市实际,落实中国特色质检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制度,牢牢抓好质量安全的源头。”日照检验检疫局局长朱纪友如是说。
抓质量是质检部门的主要职责,也是质检工作的主攻方向。2012年1月11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质量强省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提升质量,主体是企业,责任在企业。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在质量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2012年年终,日照检验检疫局召集日照市12家主要出口企业举办质量管理会商会。会上,日照鲁信金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寇广智说:“出口企业不能把通过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作为目标,客户是依靠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赢得的。”正是因为将质量视为生命,鲁信金禾才会成为卡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全球著名企业的首选供应商。
如何将鲁信金禾对质量的认识推而广之,如何将《质量发展纲要》的部署落到实处,如何确保省委省政府和质检总局领导对加强质量管理的要求在“山海雄关、鱼盐利饶、钟灵毓秀”的日照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检验检疫质量把关工作需要解决的历史性任务之一。
2012年以来,日照检验检疫局探索推行了“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员+行业自律”的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新机制,给辖区出口企业带来一股质量安全和质量提升的新风……
”
日照市是我国长江以北重要的生丝产区,年出口量超过江北地区出口生丝总量的1/3。2012年出口生丝787批次、重量479吨,货值2193万美元。2013年前两个月,全市出口生丝111批次、重量66.9吨,货值3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5.7%、3.6%、41.9%,实现“开门红”。图为日照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出口批生丝进行抽样检验。
(本报通讯员 相湛昌 摄)
海关为日照蓝色经济发展增添“正能量”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刘箫) 据统计,2012年日照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52.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1.3%,连续2年增速位居山东省首位。日照海关积极主动,为助推日照外贸经济的蓬勃发展增添正能量。
延触角,深拓容,原油进口量迅猛增长
日照港湾阔水深,自然条件优良,日照海关助力港口经济延伸触角,挖潜拓容,通过实施担保验放、电子支付等手段,提高通关速度、缩短周转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口岸原油进口从无到有,实现零突破。
2012年9月17日,满载8.5万吨原油的“文特”轮在日照实华 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上顺利接卸完毕,至此,日照实华原油码头累计接卸原油1003.3万吨,实现了原油过千万吨的跨越。
在全国原油进口增长放缓、重要口岸进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日照口岸实现逆势增长,去年共进口原油1473万吨,是2011年的6.54倍,增幅在全国各原油进口口岸居前列。
重调研,优监管,促进县域经济新跨越
近年来,作为日照内陆区县之一的莒县对外贸易发展速度高速增长,在莒县设立海关直通式集装箱场站无疑将更加推动该地区外贸发展。日照海关积极与该县政府沟通,深入调研,提出设立海关直通式集装箱场站的建议。同时,对申报条件、审批程序、运营管理等规定进行宣讲,多次赴上级海关进行专题汇报,推动场站设立。
2012年12月19日,莒县夏庄镇海关直通式集装箱场站设立获得青岛海关批准,成为该市第一个在内陆地区设立的海关直通式监管箱站。
该直通式集装箱场站的建立,将实现港口功能向内陆地区的延伸,周边近百家内陆企业进出口集装箱货物可直通运至场站,实现“一站式”通关,通关时间将缩短近40%,每年可为当地企业节约仓储、物流等成本费用数千万元,将有效促进辖区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
抓改革,保通关,雷锋式服务暖人心
为支持该市外经贸发展,日照海关严格落实海关总署要求,做到政策解难、手续解繁。积极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税费电子支付、过境货物监管等业务改革,落实分类通关、区域通关、多点报关等服务措施,不断为外贸企业“减负”,为经济发展“提速”。
为了让企业享受到“无障碍通关”服务,该关合理调配监管资源,落实预约加值班制度,确保货物到港即可通关。2012年,日照海关3个业务现场节假日加班600余人次,加班验放集装箱2.1万标箱,保证了口岸物流畅通。海关高效优质的通关服务也得到外贸企业的高度认同,日照市外贸企业属地报关比例达75%。
主办:日照市政府口岸办公室 投稿热线:3319000 投稿信箱:rzkab123@163.com
新闻推荐
新华社青岛3月5日电 记者日前从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了解到,青岛市对保障性住房分配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由之前公开摇号改为“计分制”,即按申请家庭住房、收入、年龄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综合计...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