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向来有各种各样的神仙崇拜,其中不乏地位尊贵的女神仙,比如碧霞元君、海神妈祖、梨山圣母、华山圣母等。山东即墨有座灵山,山上供奉的灵山圣母,据说是从招远走出的神仙。对这位招远籍的女神,恐怕大多数烟台人闻所未闻。
今春,老同学们到即墨搞了个聚会,其间到灵山风景区一游。无意中,老同学一脸神秘地和我说:“你可能不知道,灵山庙里供奉的灵山圣母,还是你的招远‘老乡\’哩!她在我们即墨乃至青岛一带,名气可不是一般的大呢。”
与招远有关的古代传奇人物,我倒是知道几位,最知名的,当数《聊斋志异》中两篇故事的主人公,一曰鲁公女,一曰王六郎。但却不知招远竟然还出了这样一位女神仙,在不远的异乡庇佑着一方水土。老同学一席话引起了我无穷的好奇心,非要仔细查证一番不可。经过询问当地人士和上网查知,灵山圣母在青岛地区的确名声远扬,然而在她“娘家”招远,却一直籍籍无名。
即墨灵山,原名零山,又名灵芝山,均因其形而得名,后因香火之盛,称之为“灵山”,素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仙山圣母”而闻名遐迩。灵山不惟自然风光秀丽,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庙宇建筑别具一格,且规模宏大壮观。更有许多灵山圣母的传说穿插其间。
灵山圣母,又叫灵山老母、青霄元君。据乾隆年间的《即墨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重修灵山祠时,掘得元君遗蜕,并得一石碑《元君碑记》,为万历年间祭酒周如砥所记。碑文说,“元君生于招远,童养于即墨金家湾,舍姓为媳,貌甚丑陋,婆家憎之,朝打暮骂,不得安宁”。一日,元君汲水于山之东,遇一士,白马素袍,索水饮马,元君即应之,饮后,士曰:“吾乃玉帝钦差,汝乃天仙玉女,青霄元君也,生时未带真容,恐凡人玷污,今差吾还汝真容取汝升天。四月十五日,灵山若祥云笼罩,是汝本部侍役迎候,汝当于山巅登宝座。’言讫,递过一方青巾,并言:\‘进家门时用此巾拭面,还汝真容,家人若问,可实言之。并言,神明不可侵也。’言毕升空而去,元君重汲水回家,依言而行,果然貌变,艳于异常,家人惊讶,元君实言告之。四月十五日,灵山顶紫气笼罩,隐闻笙声琴乐,元君登灵山顶,坐化于灵山顶望海石旁。过三五载,有小儿放牛于灵山西坡,忽狂风大作,一声炸雷,小儿被击倒,醒后闻异香扑鼻,望空中有五彩祥云,云中一女,艳姿丽彩,对小儿言:\‘吾乃天仙玉女青霄元君,今日救汝,用汝之言传于后人,修吾宝殿,塑吾金身,起香会,传世人,惟孝当钦’。小儿告于父母,父母广传四邻,民间自发集资立祠庙,塑金身,定于四月十五日为灵山庙会,流传到今。相传灵山老母(青霄元君)与泰山老母(碧霞元君)是姐妹,在即墨地区,凡是建灵山老母庙的地方均建有泰山老母庙。而灵山庙会也是即墨人气最旺的庙会,有“灵山四月扛马行”之说,形象地反映了灵山庙会的盛况。
即墨有灵山,巧的是,招远自古也有个灵山。笔者的家乡蚕庄镇,清初即属招远县灵山乡,民国三年(1913年)为第五区(辖灵山、曲城、蚕庄三乡),1956年改为灵山区,1958年改称灵山人民公社,1984年才改为蚕庄镇至今。蚕庄自古以来就是招远黄金重镇,招远境内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在今西曲城村附近设置的曲成县,就位于灵山脚下。
灵山,位于招远市区西南18公里,招远、莱州两市交界处,海拔322.8米,方圆3.8平方公里,主峰耸入云霄,是招远西部招掖沿海平原最高峰。灵山自古为登莱两府分界山脉,地理形势险要,控登州咽喉锁钥,为历来兵家重地,灵山陲招远西端,绵古掖县之东岭,南瞻米山之秀峰,北顾金华山如虎添翼,岩石峻峭,傍灵山水库于左,依招莱古驿道于后,处招远、莱州之交。据清代《招远县志》记载:“古时旱,祈雨多有辄应,以灵感故名灵山。”
灵山古有千年灵山寺两座,分为南北二寺,各占形胜之地,隐于山巅松柏绿荫之中,是远近招莱两县士绅祈福的宗教圣地。可惜在“文革”时被附近村民毁坏做农房宅基石了。至今灵山附近还有以灵山命名的灵山盛家、灵山冯家、灵山蒋家等小山村,仿佛仍在向世人昭示着过去的历史。
其实,招远灵山与即墨灵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景色宜人,还是绝佳的清凉世界。明代万历年间,招远进士李乃兰(后做到广宁道副使)有一篇赞美灵山的骈文《重游灵山催诗序》,可见灵山在古代就是避暑消闲的好去处。而在近代胶东抗战史上,灵山更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名的“灵山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同样是灵山,不知招远灵山和即墨灵山有无渊源,更不知灵山圣母确切籍贯在招远哪里。这些谜题,只能留待后人去考究了。
新闻推荐
他们是不一样的“东南西北兵”, 记者走进山东边防“第一支队”,聆听边防官兵们的特殊故事
位于烟台市最东端的牟平姜格庄边防派出所民警在海上救助渔民。YMG见习记者盖鹏通讯员保东显朝雪沛继毅星君摄影报道烟台,一个拥有909公里海岸线的沿...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