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赖皓阳)当别的“准大学生”买手机、配电脑、喝着40元一杯星巴克咖啡,享受高考之后的幸福假期时,福山门楼镇21岁的王凯(化名)却在服装厂打临时工,每天赚40元手工费。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出个“准大学生”本是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但当高考成绩下来时,面对556分过一本线的分数,王凯家却高兴不起来。母亲2008年患上尿毒症以后,家里早就入不敷出,还欠了外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为王凯交学费。“我现在躺在床上,连衣服都洗不了,就等于是个废人了,一年还得花三四万。”说起儿子考上大学却凑不齐学费的事,王凯的母亲王家真直掉眼泪。2008年王家真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外债。患上尿毒症后,王家真就不能再工作了,便整日卧床休养,由于实在支付不起医药费,王家真便拿药在家自己做透析。“我现在一年要住4次院,每次都得万数块钱,家里早就没钱了。”
王家真说,虽说是农村,但是他们家并没有地,爱人也是给人打打零工,一个月2000多块钱,一年赚得钱还不够她的医药费。“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少说得一万块钱,我就是不治病了也得给孩子凑够学费。”
虽说凑学费难,但是王家一家也没有让孩子放弃“大学梦”。“孩子很想上大学,想走出去看看,这次填的志愿选了青岛、大连的学校。”王家真说,为了凑学费,孩子主动要求出去打工,每天加班加点为了多赚点钱,爱人也是每天跑工地接活,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
王家真告诉记者,她得病后全家的钱都花在医药费上,孩子吃穿都很节省,从不乱花钱。“我知道他出去打临时工也只能赚个学费的零头,但是孩子知道家里困难,想自己为学费出力。”
眼看着录取通知书就要到手了,王凯一家的学费该如何凑齐?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想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帮助这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就请拨打96110与我们联系。另外,如果您身边也有像王凯一样的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也可以拨打电话告诉我们,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
新闻推荐
YMG记者夏丹通讯员刘婷钰董欣摄影报道在烟台大学建筑学院二楼有这么一块前卫时尚的独立空间,通透的玻璃墙,时尚的吧台,柔和的灯光,柠檬黄的墙壁。不要以为你...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