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瑞宇蓄电池有限公司的废旧电池变“铅粉”技术,每年可为企业节省5000万元的原料成本。张序岩 摄记者 张序岩
一堆被抛弃的电池废料,在经过筛选、上料后,通过一条高科技生产线的加工,“戏法式”地变成了每吨售价超万元的“铅粉”。这是11月25日,记者在山东瑞宇蓄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的夺人眼球的一幕。
谈起废旧电池变“铅粉”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刘毅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直观体现。”在生产车间,刘毅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废旧铅酸蓄电池被丢弃,污染了环境,危害了群众健康。对此,近年来,公司致力于研究循环利用废旧铅酸蓄电池技术,成功研制了机械破碎分选法、化学反应法等工艺,利用废旧铅酸蓄电池极板各组分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不同,高效率分离和回收各种含铅物质,并转化成重要的含铅工业产品。
谈话间,刘毅指着一台“其貌不扬”的机器说:“这台巴顿制粉机可以说是整个技术的最核心部分。以往公司要把回收的废铅渣运到外地去加工,铸炼成铅块后,再以1.5万元每吨的高价购买回来转化成铅粉。现在有了这台设备,不仅可以直接实现铅粉的就地转化,而且每吨成本降低到了1.1万元。仅此一项,便可为企业每年节省5000万元的原料成本。”
“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能源、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任何一家企业,既要当好经济效益的创造者,还要当好环境保护的贡献者。对我市诸多工业企业来说,这既是发展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市经信局副局长张开忍分析说,废旧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瑞宇公司前期技改投入的5000余万元资金在短短一年之内便得到了回收。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
同样尝到发展循环经济甜头的还有东郭水泥有限公司。今年年初,该公司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项目,通过对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对城市污泥、化工和混凝土废渣、含铁污泥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年可消化固体废弃物150余万吨、废水废液10万吨,结束了我市工业固废运往青岛处理的历史。“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看似投资不小,实际为企业带来了不止利润上的回报,因为这个项目实现了对城市污泥和废水废液的大批量处理和综合利用。”副总经理巩运乾说。
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创新工艺是一种途径,而如何引导企业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进而建立完备的节约型产业体系,在评价节能减排工作中所占的权重也不小。张开忍对此表示,目前,鲁南机床公司与装备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首席科学家徐滨士院士合作设立了院士工作站,进行“装备再制造技术在机床行业的应用”课题研究。他们将在此基础上创新思维,探索在全市机床行业开展“以旧换再”工作,这一举措将在该领域开创全国先河。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