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兴国
在当前商品市场上,从烟酒、食品、茶叶、保健品、化妆品,到普通的糖果、元宵、水果、书籍乃至冻鱼冻虾,只要一穿上豪华包装的“马甲”,商品的身价就瞬间大涨,甚至翻上好几倍。虽然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法规早已出台,但此种现象至今仍旧屡见不鲜。
“土豪”包装随处可见
日前,记者来到站北路一家礼品商行,在该店精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一瓶高档红酒被放在一个木制的精美盒子里,盒子上雕刻着生动的龙形图案,外面还配有一个款式漂亮的手提袋。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这款经过精美包装的红酒总售价在1200元,非常实惠。”然而,记者在另一家商店看到相同款式但没有经过精美包装的红酒,售价为500元/瓶。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装着实让商品价格翻了一倍多。
除了高档礼品,日常生活中市民经常食用的鸡蛋、水果等也面临着过度包装的问题。记者日前在我区某超市看到,原本4元一斤的鸡蛋,如果用篮子或者精美纸箱包装一下,价格就会上涨50%。同样,几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水果,如果披上“华丽外衣”的话,其身价也会扶摇直上。
在我区另一家大型超市白酒销售专区,记者看到,各种礼盒装白酒被摆在了显要位置。
“送人还是自己喝?要送人的话,这个包装很好,还配专用的手提袋。”看到记者在该礼盒前驻足不前,促销员积极上前推销。
另外,记者注意到部分品牌糖果也有散装、纸盒装与铁盒装之分,纸盒装与铁盒装看起来格外洋气,但价格也与散装的相差数倍。一品牌巧克力散装售价为75元一斤,其纸盒装240克售价为88.90元,铁盒装仅150克就售价88.90元。“主要是看你的用途了,送人当然还是盒装的好。散装的拿不出手!”该专柜促销员告诉记者。豪华包装的还有茶叶,300克的茶叶被分成两袋装入小铁盒中,再放入硬纸盒中,再配上相同品牌的手提袋,“就足够拿得出手。”销售人员对记者说道。
面子造就商品美丽外衣
“大家都爱面子嘛!”高先生是保安街一特产店老板,他告诉记者,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才买下豪华的礼盒装商品,“谁都知道散装的更实惠,但面子观念就是这么重,豪华包装的商品就有市场了。”
“散装的有,简装的有,包装的也有,反正是顾客有这种需求,生产厂家才会有这种包装。”高先生给记者举例,以散装的一品牌绿茶为例,260元就可以买一斤,但同样成色的茶叶包装后200克也不止260元。“包装过了就值钱了!多花的钱,一小部分是包装的钱,更多的为面子买的单。”
“送礼不就图面子、图好看嘛,包装更好的商品价格自然也就更高。”市民魏先生告诉记者。
提起商品包装,市民张女士就一肚子火。明明看着“肥大”的对虾、带鱼,只要一化冻,立马现原形,“差不多两指多宽的大虾,最后变成了一个手指粗细,原先看着又厚又鼓的带鱼块,也变成了又瘦又瘪的带鱼条,你说气人不气人!”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朋友去青岛玩给带回点海鲜,谁曾想,这冰居然包的这么厚。
其实,在日常社会关系中,人们往往用礼品价值衡量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过度包装商品走俏市场也就不足为奇。究其原因,过度包装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者爱面子所致,重“椟”轻“珠”的观念对于当前倡导节俭的大环境来说并不可取。
遏制过度包装需各方努力
这些豪华包装的商品在“内容”被消耗掉之后,其外包装又去了哪里呢?
“能卖就当废品卖了,不能卖的就扔掉。礼盒包装还不如废报纸值钱。有些包装还不收,可惜了!”
11月21日,记者在小寨社区一废品收购站看到,市民杨女士正在卖废品,其中就不乏一些礼盒包装。
市民杨女士认为,要遏制过度包装,离不开政府的倡导,更需要企业作表率,在包装上以简单大方为美,还需要消费者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这样商品的包装才能回归正常。
记者从区环卫局也了解到,商品的包装属于固体废弃物,大部分将作为生活垃圾直接处理掉。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形成的固体废弃物正逐渐增多,其带来的污染虽然目前并不明显,但日积月累也不容小觑。
新闻推荐
平凡岗位上的忠诚卫士 ——记周村公安分局城北路派出所副所长耿亮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