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3年9月10日
籍贯:洪绪镇后洪绪村
子女:1儿4女
最爱吃的食物:蔬菜、水果
最幸福的事:儿子、儿媳孝顺、体贴
养生秘诀:待人热情、心胸开阔、性情温和、知足常乐
寿
星档案
记者 姚媛 文/图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洪绪镇后洪绪村便有一位101岁的“重量级”人物。老人名叫尚景美,经历了从上世纪民国、战乱到新中国的诞生等风云变幻,可谓历尽沧桑,然而多少年来她固守着从容豁达的心态,开开心心活到一百多岁。日前,记者走进后洪绪村,见到了这位“老寿星”。
一辈子的习惯:
勤劳持家闲不住
伴着冬日温煦的阳光,记者一进门,就看到老人正坐在床上剥花生。虽然她身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但是精神矍铄,身体状态非常好。老人剥花生的动作非常娴熟,只见她手拿花生,拇指、食指用力一捏,很快雪白的花生米就从壳里掉出来,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见到记者,老人热情地挥挥手,招呼记者进屋,“岁数大了,耳朵有些背。”据老人的儿子张继龙介绍,老人除有点眼花耳背,其身体一向很好,连头疼、感冒这样的小病也很少有。为了确定老人的年龄,张继龙拿来老人的身份证,上面写着:“尚景美,出生日期1913年9月10日。”
在常人眼里,百岁高龄的老人可能是头发苍白、行动不便甚至卧病在床,全靠家人照顾,然而尚景美却截然不同,已经一百多岁的她依然身体健康,洗衣做饭样样能干,她不仅照顾自己,还兼顾着照顾家人。2010年冬季,张继龙干活时不慎摔伤右腿,不巧老伴徐成美去了青岛儿子家。半个多月来,张继龙只能卧床养伤,当时已近100岁的尚景美,每天忙里忙外,既要照顾儿子又要收拾家务,忙得不可开交。为了让儿子腿伤尽快恢复,尚景美还拄着拐杖,迈着小步,走10余里路去城里医院买膏药。“想到母亲这么大岁数了,还这样尽心照顾我,我心里又甜蜜又难受。”张继龙说:“可母亲总是说,在她眼里我永远是孩子。”
一生的优点:
善良豁达热心肠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尚景美的一生并不顺利。其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为抚养孩子们长大,她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全部都是自己包揽。虽然辛劳了一辈子,但老人至今也闲不住。每当儿子儿媳去地里干活,她就在家帮着做饭、洗衣服。“天暖和时,我母亲经常拄着拐杖,提着菜篮子去附近的集市买菜。现在天冷了,我不放心她独自出去。”张继龙说。尚景美老人却笑着说:“趁我现在还能动,多帮一点是一点,还能锻炼身体。”
每年的秋收时节是农家最忙的时段,尚景美总是主动到地里给儿子儿媳搭把手。去年收玉米时,老人就整日坐在院里剥玉米,三天剥了900多斤。怕累着母亲,张继龙和妻子偷偷将剩下的玉米放在床底下,尚景美却趁着家里没人继续干。“我劝婆婆很多次可她不听,总说干点活比闲着强。”
在邻居眼里,尚景美是一位豁达、热心、闲不住的老人。邻居韩玉梅说,老人能干又热心,赶上农忙,玉米、花生从地里拉回来放在家门口时,老人总是自告奋勇地去帮忙。尚景美年轻时十分擅长做针线活,不仅给自家孩子做,就连邻家孩子的衣服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经常是劳累一天,晚上还借着微弱的灯光缝缝补补。“前几年,老人还给邻家小孩做棉袄棉裤呢。”韩玉梅笑着夸道,老人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她都尽力帮助,从不计较得失。
一世的心得:
粗茶淡饭最相宜
谈起长寿秘诀,尚景美老人厚道地笑着说,庄户人吃着粗茶淡饭,哪有什么秘诀?张继龙则认为,老人除了坚持一日三餐吃粗茶淡饭,每天按时作息外,心胸开阔尤为关键,“母亲遇事从不动怒,很多事情都能看开,碰到不愉快的事,她均一笑而过,保持开朗的心情。”
除此之外,尚景美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看电视,虽然她大字不识几个,但却能通过听觉及视觉来揣摩其中的剧情。她还常和家人谈论看过的电视剧,聊聊一些经典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上了岁数的老人,腿脚或许不好使,但思考不能怠慢,勤于思考、保持乐观的心态才会延年益寿。”尚景美说。
新闻推荐
“春风行动2014”大型招聘会昨日落幕,用工市场呈现诸多新特点企业涨工资缓解节后用工荒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