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定址胶州,各项建设准备工作逐步推进,我市正处在一个重大历史机遇的交汇点上。就如何做好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副主席、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法平。
记者:2014年,新机场建设将全面铺开。在加强机场建设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哪些工作?
徐法平:我们将按照建设大型复合枢纽机场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加快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先申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申报国家级航空综合实验区等工作,建立起高效便捷、功能完备、设施一流、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航空枢纽。
记者:新机场落户将为我市产业转型带来一次新的机遇,请问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徐法平:我们将发挥航空枢纽的集散效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高新技术等临空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尽早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申报胶东空港通航产业园,形成布局科学合理、产业特色突出、集约节约发展的产业集群。今年,我们还将尽快启动临空经济区启动区建设。尽快启动规划新机场西侧尚德大道城市化发展轴带和通航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作为未来临空经济区的启动区。
记者:你能否简单谈谈新机场土地申报调规和拆迁安置等方面的工作?
徐法平:我们将尽快开展土地的申报调规等工作,根据港区功能布局,将规划区内划分为禁止建设区、机场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和开发建设区,以满足不同的空间发展管制要求。土地、规划等部门做好相应的规划调整、指标调剂等工作,并建立土地滚动储备制度,确保港区建设项目用地及时落实。尽快开展新机场拆迁安置选点工作,临空办配合拆迁涉及的镇办,会同规划局,尽快落实搬迁安置区的确点,及早开工及早完成搬迁安置工作。
新机场的建设将全方位的提升胶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彻底改变城市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交通体系等,抓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临空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机场建设为核心,发展临空经济,打造拉动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助推我市城镇化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
(刘德刚)
新闻推荐
一张明信片道出的“人间真情”——供电公司帮双胞胎兄弟完成大学学业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