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董昊骞
2014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拐点”之年,近日,最新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4921.85万千升,同比下降0.96%。其中,2014年下半年,连续6月单月产量同比持续下滑。这是中国啤酒行业二十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2月28日,记者走访省城多家商超及饭店了解到,啤酒销量普遍下降两三成。
酒瓶回收量减少两成
2月28日上午10时许,专门负责到饭店收旧啤酒瓶的老陆,正把车停在山大南路一家烧烤店门外,他自己则弯腰从店内搬出一箱箱啤酒瓶。
老陆告诉记者,他收啤酒瓶已经有五年了,但2014年明显感到收货量减少。“少了有两三成吧。”老陆说,前几年,他每个月收到的啤酒瓶有2000箱,去年每个月才能收到1600箱。
为什么喝啤酒的人少了?老陆认为与目前酒驾查得严有很大关系。在老陆看来,现在市区饭店的啤酒销量都在减少,只有大学周边的小饭店,啤酒销量还是一如既往地好。
山大南路一家青岛啤酒店的店主庞先生也说,他家的瓶装啤酒销量减少了有1/3,而青岛鲜扎啤的销量下降了一半。包括大润发、银座等大型超市以及泉城路上的多家饭店工作人员均表示,“去年啤酒销量有所下降。”
专家称不是行业性萎缩
近十年以来,伴随着大量的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中国啤酒行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张,即便是近几年增速趋缓,行业产量增速也可维持在5%左右,但在2014年,这一高速增长神话终于破灭,甚至出现了负数。
对此,酒水营销专家赵义祥认为,啤酒产量的下降,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关系甚大,“啤酒主要是靠消暑、配合火锅等消费,它属于典型的快消品,特点就是利润薄、销量大,和白酒以及葡萄酒有本质的区别。”
赵义祥认为,啤酒是不会步白酒后尘的。目前,啤酒乃至整个酒业并不是行业性萎缩,而是在合理收缩,没有垮掉,“只是结构性调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推荐
年报出炉,备受关注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排名浮出水面,其中造纸、化工、纺织等鲁股传统强项薪酬继续领跑。据Wind资讯统计,山东前三名高管年薪超过500万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分布在造纸、化工、纺...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