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大集乡大寺村有个生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别看它就藏在一个小村里,可影响却大得很,社员主要分散于大集、阎店楼、安蔡楼3个乡镇,24个行政村,276个养殖户。生才畜牧合作社主要从事畜牧养殖生产,先后建有鲁西南青山羊繁育基地、石头井标准化养猪场、东街标准化养鸡场等。
现在,合作社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社员以牧促农,和谐发展,发展势头一年比一年好。生才畜牧合作社为啥对农民兄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党支部走的是群众路线,能实实在在地帮大家伙“生财”。
先给“金刚钻”,引着群众干
2008年10月,大寺村党支部书记韩锦宾组织村民自发成立了曹县生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大寺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积极组织党员、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发展养殖,并探索出“以牧促农、和谐发展”的路子。
“咱也想发财,可手里没有金刚钻,咋能揽到瓷器活?”大寺村村民韩愈说。这样的话语常从农民嘴中说出。他们苦于没有种养技术,致富奔小康显得没有自信。针对这种情况,韩锦宾与党支部一班人商量,决定把“送金刚钻”当成“第一要务”,不定期办起“曹县生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训班”,邀请市县畜牧养殖专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每期参加培训的社员有八九百人。
在合作社初期发展壮大过程中,韩锦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到社员家里指导养殖技术。“党员去指导农民养殖,不仅让党员的荣誉感提上去了,也让社员安心养殖,觉得跟党走,肯定吃不了亏。”韩锦宾说。
入社有好处,农民争加入
曹县生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社员管理上,采取入社自主自愿,免收会员费,合作社为社员提供防疫、技术培训、饲料调剂、产品销售、信用贷款等全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为树立样板,推广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建立石头井标准化养猪场、东街标准化养鸡场、鲁西南青山羊繁育基地。石头井标准化养猪场每年能向社员提供仔猪3000多头,东街标准化养鸡场每年向社员提供蛋鸡及肉鸡12万多只。
合作社党支部研究决定,将繁育的猪仔、羊仔赊销给社员,待猪仔、羊仔长成后,以高于同期同类市场价格10%的保护价回收。社员所需饲料,由合作社提供,其过程受县工商局、县畜牧局、大集乡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全程监督。凡社员购买合作社配送中心的饲料,兽医服务均实行优惠,每包精饲料优惠10-15元。
截至目前,合作社党支部共为养殖户向信用社、农行协调养殖贷款246万元,已全部投放到养殖户手中,没花养殖户一分钱。从而促进了农户对畜禽养殖的积极性、创业性和自主性,有12名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办起了养殖场。
销售有保证,养殖前景好
一头连着社员,一头连着市场,生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破解了让农民挠头的销售难问题。近几年,党支部一班人四处找经销商,在漯河双汇集团、商丘肉联厂、郓城分割厂等都设有销售点。
现在,社员包饲养的畜禽出栏时都不经过中间环节,而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由合作社出面寻找市场,直接把畜禽销售到肉联厂或屠宰厂。合作社组织畜禽外运,不收取社员的任何费用,再加上年终结算后对社员实行二次返利,如此一来,社员养一头猪、一只羊可多赚50-60元。
目前,合作社的羊已经卖到青岛、烟台、上海、安徽,韩锦宾说:“现在养一只羊跟种一亩地的效益差不多,老百姓养殖的积极性更高了。”回乡创业青年晋龙标自愿加入合作社,投资近10万元,建起了鲁西南青山羊繁育基地,向养殖户提供配羊不收费的无偿服务,现饲养鲁西南青山羊150多只。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面对未来的发展前景,韩锦宾踌躇满志地说:“党支部只要按着群众路线走下去,生才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品牌一定会火起来,社员的钱袋子会鼓起来。”
通讯员 王子玉 记者 宋庆思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