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来得早,蚊子异常活跃。晚上8点多,吃过晚饭,孙若影点开淘宝网页,开始为12岁的儿子搜索驱蚊产品。聚便宜活动中一款售价仅为19.9元的驱蚊贴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笔记本电脑、白酒、衣服、儿童玩具、电灯……孙若影记不清自己从网上究竟买过多少种东西了,但她的生活早已经离不开网购。儿子会缠着让她买玩具,就连65岁的婆婆也会在双十一之前列出一张网购清单。不知从何时起,购物成了点点鼠标、动动手指的事,一家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被网络改变。
一根网线让购物变得越来越简单,比价、放入购物车、付款、等待收货、给好评的流程使得买家和卖家忽略了地理上的距离,一笔笔网页上完成的交易让“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
易趣网上购来“猫”
最早的一次网购,孙若影清晰地记得是她从易趣网上购买的一款如今早已淘汰的调制解调器。如果你上网的记忆无法追溯到1999年,对于调制解调器这个名字或许会有些陌生,但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猫”,你一定听说过。这个用于连接电脑和电话线让电脑可以进入网络的设备是当时上网的必备工具。尽管当年上网的速度是现在网速的几千分之一,但这个从英文名字 “modem”翻译过来的“猫”却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
“2000年时,我还在一家通讯公司上班,我所在的部门因为要发电子邮件,电脑已经可以上网。”因为客户需要随时接发邮件,孙若影想买一台“猫”,回家连上电脑上网。“但到电子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猫\’的价格动辄上千元,但在易趣网上的售价却仅仅是300多元,当时就动心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订了一台。”收到邮政快递发来的“猫”,孙若影欣喜若狂,按照说明书一步步连接上网络,孙若影感觉世界的大门向她敞开了。“东西既便宜,又好用,为什么不从网上买呢?”
孙若影的网购经历算得上是青岛第一批网购者,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网购者。1999年国内第一家购物网站易趣网成立,模仿的是美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到2002年易趣网上的交易已非常活跃:每10秒有人出价,每30秒有新登商品,每60秒有一件商品成交。这一年,易趣网仅电脑与网络产品的月平均交易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人民币,买家人数累计超过10万名。
一口气代买了30多个“猫”
孙若影低价买“猫”的事很快在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传开,一时之间,很多人开始找孙若影代买“猫”。“最先找我的是我的同事,他们很好奇怎么能买到这么便宜的 ‘猫\’,都让我给他们代买。”孙若影告诉记者,前前后后,她帮着同事、亲戚、朋友代买了30多个“猫”。
“后来,我在我们单位小有名气了,只要是买电脑方面的配件都来找我。那时买电脑零部件拼成一台电脑能比品牌机便宜几千元。”孙若影说,2001年前后,一股电脑普及风在青岛掀开,那时使用微软奔腾和赛扬芯片的台式电脑已经取代此前的x86,一台用赛扬芯片为核心的品牌电脑的售价通常在6000元左右。“那时单买一个赛扬的芯片才800多元,加上内存条、硬盘、主板、显示器,如果把零件买齐了,连4000元都用不了。”孙若影负责从网站上购买,而同事则负责组装。“当时还赚了一笔钱,同事让帮忙代买,都会多给一些做为答谢,比如实际上花了3800多,同事会给4000元。”孙若影那时从单位下班常常会一头扎进网络,因为上网速度慢,一次交易常常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
“很多人买电脑是为了上网打游戏。”孙若影说,男同事当时都比较迷网络游戏,而女同事则迷上了看电视剧。“当时上网为了网购还是极少一部分人,大家对网络购物的信任度明显不够,卖家的数量也少,网上可选的东西也不多。”
上淘宝开启全民网购时代
生活划出的曲线总会让人有类似的经历,易趣开启了网购概念,但真正让网购在生活中无孔不入还要从淘宝出现开始说起。2007年的冬天特别冷,一场大雪过后,孙若影的婆婆膝盖疼得厉害。孙若影从商场里买来了暖宝宝,每个售价是29.9元。无意中打开淘宝网页,孙若影发现,同一款产品网上售价仅9.9元。试探着购买了10贴,赵女士发现两者治疗婆婆的腿疼,效果是同样的。自从2003年淘宝正式上线,孙若影立即成了淘宝的忠实用户,这里卖东西的商家呈几何数量增长,东西多又全,几乎每一款商品的价格都比实体店更便宜。除了每天吃的蔬菜和水果,孙若影已经很少到实体店里购物了。购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小到零食、大到家电。
网购市场培育了4年,收费模式的易趣逐渐被免费的淘宝取代,而淘宝因免费开启的省钱模式逐渐改变了国内购物环境和习惯,低廉的价格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席卷了每一个网络覆盖到的地方,也开启了全民网购的时代。
一个差评电话被打爆
并不是每次购物的经历都会令人愉悦,孙若影就有过痛苦的经历。“我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当时看好了一款名牌化妆品,网购的价格是实体店的六折左右。我一下子买了两份,自己用一份,送给闺蜜一份。没想到我和闺蜜用了之后都出现了过敏现象。”之前,孙若影一直是从商场购买同一款化妆品,价格在600多元,从未出现过过敏现象。“我猜肯定是假货,但包装已经拆掉了,商家也不同意退货,我给了这个商家一个差评。后来发生的事快把我搞疯了。”孙若影没想到,卖家发现这个差评后,一天给她打几十遍电话,她反复拒接这个卖家的电话,但卖家始终是不断打电话。“有时是深夜给我打,凌晨一两点,电话打过来了,跟鬼故事一样,半夜魂都快吓没了。”持续了一周,孙若影连正常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客户电话经常打不进来,她最终选择了更换电话号码。
网上置起一个家
回忆起自己的网购经历,孙若影最得意的当属搬新家时,她网购了全套的家具和装饰装修材料。“总共花了11万多,比市场价能便宜一半多。”20010年,孙若影购买了位于延吉路上的一套新房,从拿到新房钥匙开始,孙若影就开始采购新房用的各种用品。“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是从网上买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等,所有的家具也是从网上买的,床、书架、衣橱、沙发……还有绝大多数的装修材料也是从网上买的,有灯具、瓷砖、实木复合地板、窗帘、暖气片等等。”在孙若影的记忆里,除了请来的工人和安装在地下的管线是现场采购的,其余的都是来自于网络。
“当时婆婆和公公都反对我从网上买东西,但我对比了商场里的电视和网购的电视价格后,发现能便宜1000多元,公公婆婆才答应让我试试。买回来之后,公公婆婆都很放心,后来就支持我从网上购物了。”此后,就连公公婆婆要买大件,都会让孙若影从网上购买。
被丈夫称为“败家娘们”
“我现在经常被丈夫说是有购物瘾,每个月在网上购物都要花3000多元,丈夫常常跟我发火,叫我‘败家娘们\’。”孙若影现在开销最大的是给自己买衣服和给儿子买玩具。“家里的玩具车买了有两三百辆,都不值钱,一辆30块钱左右,我经常是一天网购一辆,这样算下来确实很浪费。”孙若影说,现在上网习惯性地打开淘宝页面,发现有促销活动时,一比价就发现确实实惠,忍不住就买了。“家里的杯子有10多套,都很漂亮,但都放在那里没用,这些都是从网上买回来的。”孙若影也常常为自己这种行为懊悔,后来她给自己限定了一个消费的上限,除了大件外,每月刷卡消费不能超过2000元。
“现在固定的每月往支付宝里存2000元,没花完就放里面,花完了坚决不再充钱。”孙若影说,自从立下这个规矩,她的购物欲望明显受到控制,乱花钱的毛病改了不少。
新闻推荐
早报讯 自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简化登记注册程序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民间投资创业热情。但有如雨后春笋般新生的大批企业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企业信用又是否让人放心?昨...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