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青龙高速城阳到莱西段预计主体通车,投入试运行。届时,青岛市的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800公里,青岛市区与所辖区市将直通高速公路。
1993年12月18日,济青高速公路正式开通,青岛市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1995年底,全长68公里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青岛市在全国率先拥有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高速公路。
目前,青岛市境内现有13条高速公路、728.8公里,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整座城市已形成了以青银高速、青兰高速、深海高速、青新高速、威青高速为骨干,以环胶州湾高速为城市环线,以荣潍高速、荣乌高速、疏港高速、双流高速、西流高架桥为连接线的多层次立体式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多年的公路建设,使青岛市成为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由交通末端成为陆路枢纽。
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带动,更需要整个公路网的密实支撑。1999年,青岛市干线公路基本消灭了砂土路。其后青岛国省干线改造持续加大了投入,实施路网改建和大中修项目160多个,全面改造了老油路。2006年新建滨海公路北段通车,2011年滨海公路全线通车,对青岛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目前青岛市一级公路达到1100公里,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近几年,青岛国省干线路网开始进一步提高服务衔接能力,普通国省干线通车总里程达到2023.7公里,在公路养护方面逐步实现了养护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全市干线路网优良路率保持在86%以上,打造了安全、宜行之路,极大地促进了青岛市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岛市北部、西部欠发达区域路网状况明显改善,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在加快提质升级的同时,最近,青岛市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及省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青岛干线路网中国家公路将在原有的G204、G206、G308、G309共4条基础上,新增G228、G341、G342、G571,增至8条,里程由343公里增至约689公里,国道比重由14.5%大幅提升至30.1%。这一重大举措,使青岛干线公路在国家路网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未来的公路建设将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青岛路网在构建“一带一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方面将发挥基础和先行作用。
自2003年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以来,青岛市农村公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底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通油(水泥)路。截至2013年底,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14公里,其中县道1597.2公里,乡道2011.1公里,村道9505.7公里,每个乡镇都通了二级公路。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显著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彻底改变了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青岛市提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要有一条连通国省道的连接线,县级市主城区到镇之间和全市123个乡镇之间连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要通上公交车的任务目标,有关区市也成立了专职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下一步,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要求,农村公路的发展要由解决行政村通油(水泥)路为主,逐步向农村公路连通和网化转变,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村村通”。
策划于江
撰稿吴荣欣郝雪莹胡勤伟李海强
图片李海强
新闻推荐
当前,海洋经济在世界沿海各国可持续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逐渐步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海洋经济也进入到发展的转型期和结构的调整期。在这一背景下,海洋科技创...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