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白晓张晓帆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在更深和更广程度上的开放,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且步伐越来越自信和成熟,境外投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走出去”升级换挡
青岛企业“走出去”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只能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后来开办起了贸易公司,并逐步过渡到建设生产型工厂。随着“走出去”经验的积累,不少企业开始探索向设立研发机构、跨国并购企业和营销网络、收购当地资源进军,“走出去”的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实现了由贸易合作、生产合作到技术合作、资本合作的跨越突破。
上世纪80年代初“走出去”的青建集团,承揽海外工程项目已有29年,这段历史被形象地称为“借船出海”。现在,通过援外成套项目、大企业合作项目开拓了多个国家的市场后,青建迎来了“驾船入海”阶段。在新加坡,青建国际(南洋)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建设局一类建筑资质的最高施工等级,可以承揽任何合同额的政府项目,在整个新加坡建筑行业规模位居前五名。
像青建一样,青岛不少“走出去”企业已实现升级换挡,通过整合全球高端资源,推动企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在海尔,公司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步经营战略,通过并购、创新,逐步在境外建立了5大研发中心、24个工业园、66个贸易公司和143330多个销售网点,成为全球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2012年海尔增资1.8亿美元成功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是我国少有的海外并购世界500强项目;投资6.4亿美元增持控股新西兰斐雪派克,又一次在发达国家成功收购国际知名企业,成为青岛市最大的境外股权并购项目。
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淳于贤力说,今年,青岛市境外投资保持双位数增长,1—8月份,面对境外投资合作业务下行压力,青岛市核准对外投资项目96个,中方投资额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青岛市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39个,同比增长50%,中方投资额6.6亿美元,同比增长73.3%,占投资总额的62.3%,投资集中在印尼、马来西亚和毛里求斯等沿线16个国家地区,产业主要涉及资源能源、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不少“走出去”的企业在谈到成功之道时,都强调了本土化战略——融入当地文化,在那里“扎根”,组建利益共同体,做当地企业。一句话:更要“走进去”。
高投资、回报慢、高风险、广覆盖……这一系列难题,无一不对“走进去”的农业企业构成威胁。而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却勇当同行业中的“弄潮儿”:十多年间,这家在非洲从事纺织、棉花及其他农产品的企业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在非洲不占有土地,每年却能产出10万余吨籽棉;带去70多个中国员工,共组织起1300多名“非洲经理”,串起20多万非洲农户网;从事“最简单”的农业,却带动着6000多万美元的棉花收购资金……
瑞昌棉业副总经理刘艳波说,在非洲,公司发展起了中国特色的订单农业,将管理服务划分为地区、县、村三级,发工资雇用当地人做“经理”,负责与农户签订合同,然后将种子、农具发放到各家各户,并进行技术指导,待收获季节,上门现金结算收棉。在非洲,公司为地区经理配皮卡车,县级经理发摩托车,村级经理给自行车——“青岛味儿”十足,却与当地水乳交融。
青建集团副总裁刘浩雪说,海外资源调配、材料采购、劳工素质与国内完全不同。国内项目工期紧,大企业从全国调兵遣将也能应付自如。可海外市场,国内员工签证难、物资材料采购难,不少施工装备还要求有指定资质认证。把国内建筑行业通行的“大会战”搬过去,没准儿就成了“大混战”。只有成为当地企业、解决当地就业、融入当地社会,才有真正的竞争力。
刘浩雪认为,本土化的另一个关键是履行企业责任。要在当地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要承担应尽的责任。责任往往是相互的,企业对员工负责,员工必然对企业负责。
全球化正在加速
本土化,让青岛企业加快融入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青岛制造”逐渐变成“全球制造”。
目前,海尔已经建立起一个遍布美洲、欧洲、亚太、澳洲、中东非等区域,拥有24个生产制造基地的庞大海外生产体系。
“随着全球制造布局的不断完善,海尔产品在全球的物流速度不断提升,有效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提高了海尔在全球的制造竞争力。”海尔集团海外市场总经理李攀说,目前,海尔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产品占海外销售额的比重已经从3年前的70%下降到今年的50%,海外制造海外销售将成为常态。
为实现本土化的销售,海信在全球构建了由美洲公司、欧洲公司、澳洲公司、亚洲、中东非洲五大销售区组构成的销售网络。在美国,海信与沃尔玛建立了品牌战略合作关系。在欧洲,与德国第二大连锁渠道EP集团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海信高端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在澳洲,海信品牌已进入当地各主流连锁渠道。
在泰国建厂后,青啤以地产地销模式,压缩管理链和供应链,产品新鲜度不断提高,市场适应能力迅速增强……
“走进去”战略正在成为青岛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企业在破解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发展瓶颈的同时,深耕产业链高端的同时,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加速全球化进程。
新闻推荐
内部管理呈现新气象,改进文风会风,严控会议数量和质量,发文减少17.6%,“三公”经费下降32.99%,机关能耗降低32.5%,达标表彰项目减少62.5%,腾退办公用房180.7平方米,公务用车全部实行集中管理、统...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