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莹代玲玲陈晓婉王哲报道
本报北京11月6日电有没有一张投入产出表,将所有商品在全球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增值算得清清楚楚,企业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创业者一看就知道干什么最挣钱?4年后,这些“神想法”很可能变成现实。
今天在京闭幕的2014年APEC最后一次高官会上,建设“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成为经贸领域四大成果之一,只待未来几天的双部长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
高官会闭幕后,商务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助理姚为群在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过去,各国贸易核算体系是基于货物总值的,很多零件是从国外运来,在中国组装后再出口,货值很大,但增值很少。用增加值取代总值来计算贸易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贸易实力。
姚为群说,推行基于增加值的APEC贸易统计体系和核算体系,是今年5月在青岛召开的APEC贸易部长级会议取得的共识,并提出2018年底完成。最初的倡议是中美联合提出的,得到了APEC各经济体的一致响应。按照设想,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覆盖全部商品,把它们分成17个主要经济部门,选取主要的生产环节,通过整合企业、政府、市场的数据,每种商品在每个环节的毛利润、净利润都能看出来。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也高度期待“全球价值链”,把它比作“一个巨大的投入产出表”,他说,基于增加值的APEC贸易统计体系和核算体系,还会把产业的、资本的、技术的、劳动力的情况都纳入进来。
“这个表,对企业、个人、政府都有用。企业和个人可从中看到自己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一个经济体可从中了解自己优势劣势在什么地方,明确改革的任务。”姚为群说。张建平认为,企业和创业者还可以借此发现哪些行当和工序的附加值最高,去主动转型升级,去创造价值链,挣“高附加值的钱”。
姚为群介绍,在APEC之前,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和欧盟也做了这件事,但是这张国际表还没做成。目前要做的这21个经济体之间的“大表格”完成后,还会和这些组织的表结合起来,那就是一张“全球表格”。这个浩大的工程将由APEC各个经济体的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又要请国际组织帮忙,请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参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将有专家参与。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任宇波“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