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晓通讯员姜雪丽报道
本报青岛讯据黄岛海关统计,“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复制推广一个月来,该关辖区特殊区域内有9家企业开展了“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业务,进出货物共1500余批次,实际申报报关单600余票,初步估算企业仅报关费用一项就可节省近9万元。
“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是青岛海关正在复制推广的14项自贸区创新制度之一,该制度规定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分批次进出货物的,可先凭核放单办理货物的实际进出区手续,再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报关手续。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由原来的“一票一报”改为“多票一报”,从而减少企业申报次数,加快企业物流速度,降低通关成本,为企业开展“多批次、小批量”进出口业务提供便利。
以前的报关程序为报关以后企业物资才能进入保税港区,如果有些货物报关信息不齐,就不能装车发运,从而加大了运输成本。而实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以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对企业货物进行配载,使货物的单位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报入报出更加灵活,从而加快了货物进出口速度,同时也方便企业开展保税展示、保税维修、外发加工等业务。
“这一个多月我们公司共进出轮胎621批次,按以前的做法得申报621票,‘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以后,我们只报了320票,光报关费用就节省了接近30000元。”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怡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杨云凯说,开展“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以后,国外采购商决定继续扩大采购规模,预计明年下半年要将仓储面积由现在的2.5万平方米扩大到4万平方米。
新闻推荐
□王秀洁孙俊杰蓝刚报道本报青岛讯10月30日,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6市环保部门签订《半岛流域行政区域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书》,达成了包括坚持共防共治、坚持...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