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昨天上午,3部柴油客车、货车停靠在交运集团汽车东站修理厂,技术人员正在将“黄改绿”的相关设备安装到车上。截至当天下午,青岛市首批8部“黄改绿”车辆改装完毕,且全部通过车辆安全、尾气排放情况检测,下一步将换发黄改绿环保检验标识,按绿色环保检验标识车辆进行管理。据核算,已经完成改造的8部车,比改造前每年可减少PM2.5排放约350公斤。
8辆国II黄标车试点
近日,青岛市环保局会同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委联合印发了《青岛市黄标车“黄改绿”工作方案》,在此之前,青岛市环境监察支队联合交运集团,选取8辆符合条件的国II黄标车开展“黄改绿”改装试点。
青岛市环境监察支队机动车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改绿”将对部分车辆技术状况较好、行驶里程较短且符合改装要求的国Ⅱ标准柴油黄标车,通过加装尾气净化装置系统,使其污染颗粒物排放达到国Ⅲ以上标准的绿标车水平,将黄色标识换为绿色标识。
为了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市环保局联合交运集团开展实施青岛市首批“黄改绿”改造试点。交运集团对所有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黄标车进行排查,筛选出了70部技术状况完好且达到“黄改绿”标准的车辆进行改造,部分不符合改造标准的车辆将全部予以报废处理。
改装费最高4.5万元
黄改绿工作本着“服务群众、改善环境、自愿申请、双向选择、市场运营”的原则,符合条件的车主与供应商双向自由选择,确定适合的改造设备,并与供应商签订黄改绿合同。
车辆如何实现“黄改绿”呢?记者在改装现场看到,技术人员的改装工作紧张进行着,设备相继安装完毕,线路连接无误后,技术人员启动车辆,对设备进行了检测。“安装了尾气过滤装置后,黄标车的排放标准将提高,排放的污染物将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据交运集团机务管理部负责人王文东介绍,根据不同车型,所使用的改装设备价值2万元至4.5万元不等。设备分为柴油污染颗粒物过滤器、燃料添加剂供给系统、电子控制器三大部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柴油燃烧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颗粒物将实现有效收集、催化,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大大降低车辆运行对大气的污染程度。
截至昨天下午,首批8部以柴油为燃料的车辆实现了“黄改绿”的全部程序,全部通过车辆安全、尾气排放情况检测,下一步将换发黄改绿环保检验标识,按绿色环保检验标识车辆进行管理。据核算,已经完成改造的8部车,比改造前每年可减少PM2.5排放约350公斤。
据了解,柴油车是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之一,此次“黄改绿”工程,就是要为柴油车安装先进的废气处理装置,以达到降低颗粒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待岛城黄标车陆续改造完成后,岛城的空气质量将有希望得到明显提升。
下周三起可申请
根据《青岛市黄标车“黄改绿”工作方案》,自12月17日 (下周三)起,符合条件的国II黄标车车主可以自愿申请治理改造。
本次黄改绿的对象是在本市注册登记的在用柴油黄标车,并应满足下列条件:一是取得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识;二是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三是2005年1月1日后注册登记、排放达到国Ⅱ标准且行驶里程不超过30万公里的车辆;四是车况及发动机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符合条件的车主在2014年12月17日—2015年10月31日之内提出申请,受理时间为每周三、周四(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1:30,下午2:00—4:30。逾期提出治理改造申请的将不予受理。
实施“黄改绿”,政府将给予车主补贴,目前补贴标准还没有出台。
(记者 王磊江 通讯员 刘光华孙俊杰 邢路 王建亮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 记者昨天获悉,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青农大蓝丝带志愿者利用暑假徒步给岛城海岸线“体检”活动获得金奖,而且调查数据被国家环保部采用。夺得全国志愿者金奖首届中国...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