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王村镇:移风易俗获百姓点赞

来源:今日周村 2015-09-07 22:15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村里谁家有红白事,既不用自己操心置办也不用花大钱摆流水席。只要跟红白理事会说一声,他们就会按统一标准给大伙操心,俺们既省心又省钱。”中央村村民张富贵说。

在农村固有的习惯和传统是根深蒂固的,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村民存有“别人大办咱小办,会不会让人家笑话寒酸”的顾虑,迟迟没有“吃螃蟹”的人。村民孙立说:“其实我们也不愿意铺张浪费,但是碍于习俗和面子,只好就范。”

打响第一炮的是村党支部委员张凤英,他主动找到红白理事会让其从简操办自己母亲的葬礼。葬礼上统一用音响放哀乐,取消了吹鼓手;统一购买了“孝”字肩章及小白花,取消了白大褂;实行集体鞠躬祭奠,取消了繁杂的传统祭奠方式;统一用大锅菜招待宾客,取消了流水席。旧事新办之后在村里引起了不小波澜,看到了白公事从简既省钱又省事,45岁的老李很实在的说:“村干部都放下面子了,咱以后也跟着来,不丢人,不寒酸,早就该这样哩。”

中央村张道军说还以“白公事”为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披麻戴孝、扎灵棚、拜祭、待客等一套程序下来至少要三天,算下来少说也得万数块。现在三天的事一天就办完,只需要花三四千块钱。

其实,群众心中都有一笔账,原来十几个人操办的白公事,现在只需4、5个人就能办妥,不仅给村民节省了时间、费用,在礼数上也很周全,易俗、简朴、文明的生活新风尚在中央村蔚然成风。

近年来,王村镇持续在移风易俗树新风上下功夫。先后下发《王村镇移风易俗倡议书》、《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喜事小办,迅速在全镇掀起了移风易俗新高潮。涌现出了李家疃、中央等一批典型村居,在全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村居、百姓以实际行动做到了破旧立新、移风易俗。

现在,李家疃村村里的红白公事越办越“小气”,亲戚朋友越请越少,红公事村民之间只随礼不吃请,白公事统一吃“大锅菜”。李家疃村党支部书记邓永荣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家中凡遇婚丧嫁娶,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早吃到晚。一场公事办下来,少则摆三四十桌,多则五六十桌,按普通农村宴席一桌500元的标准计算,光吃饭就要花上两三万元,这还不包括烟酒糖茶、租用车辆等的开支。现在凡是村民的红白公事,都由村里的红白公事理事会操办,省时省心,还给大伙儿省了钱。

当笔者来到李家疃村村民朱长家的家中时,门窗上的大红“囍”字和天花板上的拉花还未撤去。老朱告诉笔者,他的儿子刚结婚不久,办完婚.礼小两口就回了工作地青岛。“结婚当天,除了双方亲戚,庄里乡亲一个没请,总共摆了十几桌。”朱长家说,“这要是搁到以前,得全村挨家挨户地请,没个五六十桌办不下来,得多花好多钱哪。”当被问及为何酒席越摆越少时,老朱笑呵呵地说:“村里有规定不让搞呗。”如今,在李家疃村,红白公事新办已经成为大家觉得理所应当的规矩,从开始执行这个办法算起,全村估计至少已经省下七八十万元了。

如今,红白理事会成员成了村里的“红人”,他们既为群众减轻负担办实事又引领着良好的村风民风,在百姓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村民的纷纷点赞。□王展

新闻推荐

周村工商助“大染房”升级“大软体”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王村镇:移风易俗获百姓点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