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落地生根,帮扶村绽放希望之花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4-07 12:26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沿着新修的助学路接送孩子上学□张净国李明孙玉森李红燕

2015年7月10日,东营市地税局下派帮扶工作组进驻广饶县陈官镇黄家村。该局理清思路、现场办公,随时研究解决驻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人、财、物上重点向驻村帮扶倾斜。帮扶工作组按照“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转作风”的工作要求,扎根基层,真情服务,帮扶工作件件做到了村民心坎里。

“泥巴路”成历史

村里修起平坦“助学路”

位于广饶县城西北的黄家村是个传统农业村,村集体收入几近“空壳”。然而,前不久,一条崭新平坦的混凝土硬化路刚刚竣工,由黄家村南头直通陈官镇区道路,将陈官镇学校与黄家村“拴”在了一起。笔者在现场看到,这条新修的公路宽5米,长1500多米,路面平坦整洁,笔直地向前延伸。

“空壳”村何以修通“助学路”?事情还得从去年7月份东营市地税局帮扶黄家村说起。2015年7月10日,东营市地税局下派帮扶黄家村工作组正式到村里报到。入村帮扶做什么?怎么做?面对这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工作组心里也敲起了鼓。“办暖心事,解百姓忧,当是帮扶的首要工作。”东营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荣文说,为此,工作组专门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座谈会,走访入户,进一步了解了村情民意,知道了老百姓的所思所盼。

在走访过程中村民代表谈论最多的当属村里通往镇上小学的那条“泥巴路”。村民口中的“泥巴路”是条怎样的路?潘荣文随即对此展开了调研。原来,这条路是村里通往陈官镇学校的最近的路,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路面为不足3米宽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天气不好时,村民接送孩子上学只能绕道辛河路。绕路出行不仅路程多出4里多地,路上也是危险重重。

辛河路是连通广饶县城和东营市中心城的交通要道,平日里车辆多、路况复杂。“去年,我们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去接孙女的路上就出了交通意外,不幸离世。”黄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如永说,村民对重新整修村南的道路意向非常强烈,无奈村集体资金有限,工程一直无法开展。

了解情况后,潘荣文当即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争取资金近90万元为村里修路。为确保筑路工程质量和早日通车,东营市地税局还专门协调胜利油田胜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帮助建设。目前,这条村民日夜期盼的“助学路”业已完工,辐射带动附近三个村,近3000村民出行方便,老百姓拍手称快。

小村庄掀起“帮扶热潮”

成全市党建观摩点

抓好党建促脱贫、谋发展,是东营市地税局帮扶工作组与以往帮扶最大的不同。通过驻村开展工作一段时间的了解,工作组感觉到:薄弱村之所以落后,除了自然、历史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班子、人的问题。“有个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才是改变一个村庄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市委下派帮扶驻广饶县工作队队长鲍建强说,而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是必做的功课。

想到更要做到。东营市地税局帮扶工作组在黄家村创新实施了“‘1+4’层层递进”帮扶模式,即支部书记帮4名“两委”成员,每名”两委”成员帮4名党员,每名党员帮4户户主,每户户主帮全家人的层层递进、无缝隙全覆盖帮扶模式。全村党员全部签订了帮扶目标责任书,黄家村掀起了一股“帮扶热潮”。

王如永首当其冲,带起了头。王如永从1994年开始跑运输,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是村里的致富“能人”。而前两年黄安康只是村里的一个“穷小子”,在王如永的公司当司机。“当司机一年收入几万元,而全家人都指望他的收入来开销,日子过得很紧巴。”王如永说,为此他鼓励黄安康自己买车跑运输,钱不够了他给添,就这样黄安康靠着自己的5万元积蓄和王如永资助的4万多元买了一辆翻斗车,当年就赚了十几万。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组在村里发展党员2名,并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办公场所、为民办事、规章制度、定时定点办公、工作机制等实现标准化。目前,村里办公流程规范有序,工作组组织各类新型农民培训活动8次,开展了以“党员联系农户、帮扶困难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干部“联户帮困”工作。

2015年10月19日,东营市基层党建观摩会,黄家村被确定为观摩点,介绍“惠民实事具体化”典型经验。2015年12月8日,“基层党建专题培训班暨冬日暖阳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启动仪式”在黄家村文化大院举办。

村容村貌大改观

件件小事暖村民心窝

修公路、抓党建,“大事”有条不紊地开展,慰问困难家庭,为村里争取文艺演出,为老人拍摄“幸福笑脸”等这些暖心小事也始终贯穿在东营市地税局工作组的帮扶工作之中。“做任何工作都要从细节入手,驻村帮扶也不例外。”潘荣文说。

黄家村现有80岁以上老人43人,由于长期生活在村里,加之有些老人活动不便,大部分老人已多年没有拍摄照片。了解到情况后,工作组在去年重阳节前夕带着相机一一到老人家里为老人拍照留影,将43幅“幸福笑脸”连同米面油等慰问品一同送到了老人家中。此外,在建军节前夕,工作组还专门召开了黄家村退伍军人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困难及残疾退伍军人的情况,并送去钱物,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中秋、春节前夕,工作组走访慰问了村里困难家庭和老人,件件小事都做到了村民心坎里。

村容村貌是彰显一个村精神风貌的直观体现,工作组来到黄家村后,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清扫街巷活动,并投资7万多元粉刷了村里主要街道墙面,绘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文化墙。同时,东营市地税局投资5.25万元建设的村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长廊也已经制作完成。

授民以鱼让村民打心窝里感到了温暖,而如何授民以渔,带村民趟出一条致富之路也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组人员的脑海里“盘旋”。

黄家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由于土地偏盐碱化,灌溉黄河水引不过来,只能提取水质轻度污染的支脉沟的水,常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植、车辆运输。要想调整种植结构,提升村民收入,外出取经是条有效途径。为此,工作组先后组织村民代表前往河口、利津、李鹊镇等地考察学习了葡萄种植、水稻种植和糯玉米种植,村民受益颇多。

此外,市地税局还邀请了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走进黄家村田间地头,对村民现场培训,对作物种植进行可行性论证,引导村民搞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农业合作社。

新闻推荐

新闻内容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青岛办事处项目的处置公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青岛办事处项目的处置公告借款人名称地区本金利息保证人备注青岛罗福特钢管有限公司青岛6866272.001509601.46青岛盛林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青岛5000000.00554654.33...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落地生根,帮扶村绽放希望之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