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院推出的话剧《红岩》,以及以它为蓝本的连环画《红岩》,在全国都是最早的”,从成名作《敢想敢做的人》到红遍大江南北的《红岩》,从开创儿童剧先河的《飞吧,海燕》到斩获多项国家大奖的《向前,向前》,青岛市话剧院作为岛城观众欣赏话剧艺术的主要舞台和阵地,迄今已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春秋。今年是青岛市话剧院建院60周年,5月30日,该院和青岛市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60周年剧目展活动,并推出一系列庆典活动。
剧目回顾
照片手稿等实物展览
据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苗青介绍,青岛市话剧院成立6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作为一个地方的话剧院团,能得五个‘五个一工程奖\’,和五个文化部‘文华奖\’的屈指可数。1958年,《敢想敢做的人》先后在13个省、市演出千余场,创当时全国话剧连续演出场次最高纪录。1963年独幕话剧《柜台》参加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剧目。接着,《码头风云》《猎狼》《哥仨和媳妇们》《海边有个男儿国》等一系列经典之作,开创了青岛话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新世纪,剧院创作的主旋律大剧也频频在各类评奖中获得丰收,革命历史儿童剧《寻找爸爸毛泽东》叫好又叫座,不仅屡屡获奖,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与赞誉。2005年剧院率先开辟了‘儿童剧亲子场\’。从2009年起,话剧院又首次按照制作人制推出了都市类题材的话剧《不作你,作谁》,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随后《蚁族》《武林外传》《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相继上演,均取得了可观的票房盈利。2014年,剧院启幕首届儿童剧全年演出季和惠民演出季,观众反响尤为火爆”。
而此次展览以“剧目回顾”为主题,将青岛市话剧院建院60年的剧目创作过程,通过照片、手稿、证书等实物进行展览,为观众立体地呈现青话在艺术生产方面的丰硕成果。展览包括经典剧目的图文说明、创作手稿、荣誉证书、节目册等。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在此期间市民可免费参观。除了剧目展览活动,青岛市话剧院还将在纪念活动期间推出60年纪念剧目画册、院史专题讲座、院史主题电视纪录片、《话剧中国》专刊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青话60年来的发展历程。
全国轰动
最早推话剧版《红岩》
记者在市艺术研究所的艺术文献展厅现场看到,从上世纪50年代的节目剧本《敢想敢做的人》、红极一时的连环画《红岩》,到上世纪80年代的节目单《飞吧,海燕》、苍苍墨迹的生活笔记《回声》,再到21世纪荣获国家大奖的奖项《寻找爸爸毛泽东》《二小放牛郎》,漫步于各个阶段的剧目展示中回眸经典,仿佛穿梭于交错的时空之间。
而在这些展览中,连环画《红岩》格外引人注目,毕竟在话剧剧目展中出现连环画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就是我们院推出的话剧《红岩》,以及以它为蓝本的红极一时的连环画《红岩》,在全国都是最早的”。原来1962年下半年,小说《红岩》在全国引起轰动,青岛市话剧团(青岛市话剧院前身)的黄中敬首先将小说《红岩》改编成同名多幕话剧(王命夫为编剧指导)。剧团立即组织演职员进行排练,在青公演期间,上海电影演员剧团携两部精品《雷雨》和《上海屋檐下》抵青演出。一天晚上,青岛影剧院门前忽然人山人海,原来是上影演员剧团的明星应云卫、赵丹、张瑞芳、黄宗英、上官云珠、王丹凤、高博、王蓓等来观看《红岩》,影迷前来围观造成拥堵。事后不久,应云卫听说青话《红岩》剧组准备赴沪演出,表示愿意出任该剧的艺术指导,对《红岩》进行加工排练,舞美也进行了加工修整,之后到上海演出引起了轰动。话剧《红岩》的演出盛况,后来引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兴趣,他们与剧团合作将《红岩》拍摄成连环画书,于是剧团的演职员们白天拍连环画,晚上照常演出。让人欣慰的是,连环画一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而且一版再版。
提出期待
要创新但不能迎合
当天,徐秀琪、代路、王克这三位老艺术家也来到了现场。“看到这一幅幅照片,就让我想起在剧院的点点滴滴”,年近八旬的代路是青岛话剧院的老院长,他22岁进团,67岁退休。“我们那个时候做一部戏是非常精良的”,代路回忆说,以前一部戏排出来,先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搞座谈,请领导、专家审查,他们觉得够水平了,才拿到市场上去检验,“可以说每部戏都是精打细磨”。而如今,文艺很繁荣,戏出得很快,但不能一味为了迎合观众而降低戏剧质量,“还是要出精品,要出有内涵的作品”。
“人生能有几个60年?想想剧院这几十年的变化,看着如今的剧场仍然欣欣向荣,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在为青岛话剧事业奋斗不止,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觉得青岛的话剧未来大有希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还在‘潜伏\’着,一旦他们起来了,话剧的繁荣也就来了。我们要像戏曲一样,出好戏,还要培养名角儿,同时营销也很重要。”刚刚从剧院退休的院长王克感慨万千。
徐秀琪今年已经78岁了,虽已头发花白,但风采依旧。她曾经塑造过许多美丽又鲜活的舞台角色,提起青岛话剧的黄金年代,她至今记忆犹新:“在话剧最繁荣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徐老说,时代在发展,观众群也变了,话剧不能再用老一套的东西了,要发展,要创新,要适合现在人们的口味,“如果像我们过去那样,一部戏演三四个小时,一幕一幕、正儿八经的,肯定不行了,你要掺杂一些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本报记者刘礼智
新闻推荐
60枚钻戒藏沙滩,找到就归你 “沙滩寻钻”活动夏日登场,下载客户端找线索挖钻石
60枚钻戒等你来拿。你童年时有过探险寻宝梦吗?岛岛小时候非常喜欢探险小说,整天梦想自己能像故事里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带上机智的头脑和神奇的装备,和伙伴们组个队上山下海,找寻古代...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