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场地能容纳多人同时开打。场地高尔夫很受中老年人欢迎。
特质的球杆、不同的球,场地高尔夫之于高尔夫可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是颇受老年人欢迎的休闲运动。5月12日,“即发杯”2016青岛市场地高尔夫球交流活动在灵珠山街道举行,来自全市各区(市)的100余名中老年人齐聚西海岸、切磋球技。在标准的场地上,选手们耐心规划、沉稳挥杆、小跑拾球,偶尔的一杆入洞更是引来啧啧称赞。于是,3个小时、24洞,在挥杆、小跑、挥杆的节奏里,选手们享受场地高尔夫的独特魅力,并收获健身之乐。
欢乐开打
一杆入洞引羡慕无数
12日上午,来自各区(市)的13支球队100余名中老年人齐聚灵珠山街道高尔夫球场,展开较量。交流活动同时在三个场地进行,包括两块标准场地、一块障碍场地,交流项目包括6人混合团体赛和男女单打个人赛,在团体分组循环中,根据积分排位,个人成绩则直接在循环赛中决出。
“这两块草地真好,太标准了。”一位参赛选手竖起了大拇指,据悉,这两块草地完全按照场地高尔夫的比赛标准建造,每个场地包括内外两个方形共8个洞。随着交流活动正式打响,选手们入场,各赛场立刻活跃起来。挥杆、击球、扛杆、健走……这是每一杆的必备过程,内圈是25×15(米)、外圈是50×30(米)。“别看内圈的长度相对较短,想要一杆进洞得好好把握手的力度。”本次活动裁判长高赐惠介绍,而打外圈的时候,一杆出去也得仔细考虑落点,这样才能为第二杆入洞打好基础。
随着活动进行,选手们很快找到感觉,规划好球的路线、找好角度顺利出手、小跑着看球的落点、计划着下一杆的力度。和高尔夫一样,场地高尔夫也是一个与自我较量的过程,不过,它在球杆和用球上都做了很大的改造,反而更加适合中老年人。“哇,一杆进洞!”场上一位女选手挥出一杆,球便仿佛按照既定的路线般、准确入洞,引来众球友欢呼,这位女选手脸上满是笑容,小跑着捡球去了。“50米的距离,她能一杆进洞,太厉害了,肯定是经常练习。”旁边选手感叹,想打好场地高尔夫不是那么简单,击球的用力、角度都是门技术活。
考验体力
七旬老人24洞仅用66杆
交流活动中,选手们要打满三个场地共24洞。“在标准场地上打得很舒服,而障碍场地上更有趣,路面上多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比赛过程中除了打球,选手们还得跟着球移动,据粗略估计打完24个洞,选手们的行走距离足有1.2公里。不得不说,这是对球技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但在选手们脸上丝毫没有看到疲惫。
确实,场地高尔夫深受中老年人喜爱,这从选手们的参与度上就能一窥究竟。71岁的退休教师孙煜在场上表现得相当亮眼,最终她用了66杆完成了24次入洞,名列前茅。“其实我接触这项运动比赛晚,实际上才一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孙煜的球技进步得很快,她坦然地表示,场地高尔夫是她接触过的运动中最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不太剧烈、比较灵活,而且中间还穿插着行走,一举多得。”孙煜表示,球友们常常聚在一块,互相切磋、分享运动心得,既能锻炼身体还收获了不少欢乐。
相比而言,68岁的老孙球龄就更长一些,自2009年青岛市推广这一项目,他就是最早尝试的一批。“打好场地高尔夫就得多看多练、不断积累。”老孙介绍,这几年,他不断变换各种打法、逐渐找到门道。“除了这个场地,我们还经常去银沙滩,几乎天天都在打。”交流活动中,用64杆结束比赛的老孙有几杆打得也相当漂亮,他谦虚地表示,一杆进洞,除了需要多练有时候还得靠点运气。
最终,经过一个上午的激烈角逐,黄岛灵珠山、黄岛东区老体协等代表队获得优胜奖,市北区,城阳百姓乐园等代表队获得优秀奖,个人名次也已决出。
推广有道
一个街道有19支球队
本次交流活动中,有一支街道代表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东道主——黄岛灵珠山街道队。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街道拥有两块令人羡慕的标准球场,而在强大的硬件设施支持下,街道里的场地高尔夫运动发展迅速。据悉,目前街道已有19支场地高尔夫球队、近200位球手,几乎占到了该区球队总数的一半多。
“我们这里拥有全市唯一的标准场地,而且全天开放,爱好者可随时过来玩。”灵珠山街道老年体协主席薛太富表示,有了场地,加上运动天然具有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其中。“场地高尔夫运动很适合中老年人,可快可慢,也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打球时间。”薛太富表示,随着运动的推广,相应的培训团队也更加完善,“只要想加入进来,可以随时学随时打。”
其实,不光在灵珠山街道,自2009年青岛市老年体协引入场地高尔夫,该项目迅速在各区市推广。据悉,场地高尔夫是根据高尔夫球规则和理念形成的,比赛方法是按规定的顺序,从开始位置击球,直到将球击入穴位器并成静止状态,以杆数多少决定胜负。“这项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公园、庭院、草坪等地都可进行,而且简单易学,没有年龄、时间和人数的限制,能培养良好的协调性、集中力和调整力,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参与休闲。”正如所介绍得那样,一经推广,场地高尔夫迅速得到了中老年人的喜爱。
而且,作为岛城老年场地高尔夫运动的领头羊,黄岛东区社区、街道的场地高尔夫已比较普及,几乎每个街道都有自己的场地高尔夫球健身队伍。“我们这里已经有30多支队伍,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推广,吸引更多中老人加入。”黄岛东区老年体协主席赵振全介绍。而针对场地使用问题,一场多用也是目前正在探讨的解决方案之一。
文/图本报记者于红靓
新闻推荐
上班围着设备转,下班抱着图纸看 青岛卷烟厂生产线上有个“青岛模式”,工匠团队创下行业纪录
工匠精神包括三部分,一是执着,二是苦拼,三是创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提高。——王彬工匠精神就是不求名利,踏踏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