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工作人员一直被称为特殊天空下的白衣天使,他们中男护士更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科男护士李方虎(右图),用心、用爱去工作,把这份挚爱之情融入到为患者服务的平凡工作中,把爱心送到每位患者心中。“2010年8月,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青春的梦想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翻开了人生课本的重要一页。”李方虎说,作为一名男护士,他很骄傲。
选择承担 特殊岗位精心服务
提起精神病院,人们会联想到令人恐惧的精神病患者,那些铁窗,那些喊叫……这也让精神病院蒙上一层灰调色彩。对从事这份工作的男护士来说,更是处于尴尬境况。刚开始工作时,李方虎有过彷徨和动摇。但当他看到科室里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奋战在岗位上的前辈,他们都没抛弃、没放弃,在他们身上,让李方虎感觉到做一名男护士在这里所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和价值。最终,他选择了坚守,向前辈学习,做平凡岗位上蓬勃成长的“小草”。
李方虎负责全封闭的男病区,收治重性精神障碍为主,患者时常会有突发性冲动,辱骂、踢打医生和护士,甚至拒绝治疗,护理工作的辛苦和特殊性可想而知。记得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深夜,完成交接班,李方虎去巡视病房,多数患者已进入梦乡,他小心翼翼查看着每位患者。突然,一位刚入院的患者出现在他身后,用双臂环抱着毫无防备的李方虎,嘴里喊着“你是谁派来害我的?”这吓坏了李方虎,他呼喊同事,直到同事赶来制止了患者的行为,才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更大危险。
几乎每位从事精神科工作的人员都会遇到类似情形。患者处在急性发病期,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这位患者病情稳定下来,还主动找到他道歉,“李护士,对不起,我那天不是故意的。”
精神病人不能选择自己是否生病,但精神科工作人员可以用爱心换取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用耐心增强患者康复的勇气。“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承担。”李方虎这样说道。
应急迅速 业务成熟更要观察细致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李方虎在工作中更加成熟,更加用心,对于科室每位患者的病情特点都了然于心,特别是对多次反复住院的患者,他们有的处在病情衰退期,生活上多懒散,更需要督促照顾。
工作中,除了对他们进行日常护理,更要关注他们的躯体情况和生活细节。记得一个中午,患者午餐临近结束,他在巡视患者进食情况时,发现一名患者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满头大汗,身体左右摇晃……李方虎立刻认识到,并迅速判断出,患者发生了噎食,他立即对患者进行施救,迅速用手撑开患者口腔,用手指抠取食物,刺激患者咽喉部催吐,一遍遍大声呼叫其他工作人员,李方虎和其他同事一起将患者抱起,为患者实施海姆立克法,最终从患者口中喷出一大块馒头,患者这才恢复了自主呼吸。因为李方虎的及时巡视和细心观察,为这名患者争取到了黄金般的抢救时间。
诠释责任
全方位调动个人能动性
李方虎说,作为一名临床一线男护士,他时刻要求自己,对待病人要时刻保持敏锐观察力和警觉意识,用责任心来诠释对这份职业的坚守。
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平凡而又不平凡,做一名精神科男护士更是不简单。工作中,要懂得日常处理医嘱、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打针输液;学会心理学技巧,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病人树立信心,消除恐惧,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洗头、洗澡、理发、剃须、剪指甲也是常规。
在人们眼中,护士就是女性的代名词。参加工作后,李方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是个男护士,能和女护士一样吗?打针能行吗?”李方虎每次都耐心告诉他们,男护士和女护士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没有区别,男护士各方面表现一点也不比女护士差。工作中,李方虎知道男护士与女护士在操作细节方面的差距,并不断加强操作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人物档案
所谓勤能补拙,在医院各项技能比赛中,李方虎都获得优异成绩,荣获青年护士比武二等奖、品管圈演讲比赛二等奖、健康教育比赛二等奖,被评为2016年度青岛市杰出青年护士。古有巾帼不让须眉,但对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男护士团队来说,是须眉不让巾帼,个个都是多面手。
撰稿 王磊江 摄影 王建亮
新闻推荐
邢乃姣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