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前后,都是孩子溺水的高发时节。6月19日,即墨12岁男孩在邻村水库玩耍时,不慎失足溺水身亡。随后,又有莱西三名男孩不幸落水,紧急关头,幸好20多位村民跑来施救。此类事故的频发,让一种“倒背跑步”的急救方法在朋友圈里疯转,然而专家指出,这种急救方法并不科学,家长们不要轻信。
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多名。6月到8月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月份,溺水不到2分钟就会导致儿童大脑受损或死亡。
儿童溺水事故的多发,让一种急救方法火了。这则“幼儿溺水倒背跑步急救法”称,溺水孩子如果没有呼吸,先紧紧攥住孩子的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就能救活。其原理是,快步奔跑相当于一个挤压的过程,把水控出来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对于这种方法,专家并不认可。“如果溺水者未清理呼吸道且没有心跳,而采取了俯卧位倒水,会使得溺水者缺氧加重,拖延了心肺复苏则会耽误溺水者抢救的时机。”青岛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宗瑞杰介绍,溺水者被救后,首先应该做的是给予其呼吸而不是控水,具体做法是,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物,解开领口,使其平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再给予两次人工呼吸;然后将溺水者头部歪向一侧,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在按压的同时,溺水者胃部的积水也自然会流出;最后,按照每30次心肺复苏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的频次,循环进行,直到溺水者苏醒或者专业急救人员赶到为止。
溺水者苏醒后如果需要控水,正确方法是抱起溺水者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当然,溺水者苏醒过来,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溺水时喝水过多可能会导致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现象,所以,我们建议溺水者苏醒后,一定要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宗瑞杰提醒。
此外,专家提醒,游泳虽然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但不是人人都适合,例如患有心脏病、感冒、发烧或者身上有外伤的市民就不适合游泳。游泳每20分钟左右就要适当休息,遇到下肢抽筋时,千万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热敷抽筋的部位,并轻轻按摩。
本报记者徐军
新闻推荐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王媛通讯员孙俊杰周真)近日,城阳环保分局依法审批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试验线(一期)建设项目,助推我国高速列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据悉,中车...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