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之“购买篇”]
最近,我们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轮胎爆炸的小视频。要么是货车爆胎,气流将人“拍”到三四米开外,轻则衣服被撕裂,重则生命垂危;要么是轿车高速上爆胎,司机错误操作酿成大祸。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我们邀请了青岛轮库汽车服务连锁店运营经理梁晓涛,聊聊“买轮胎、用轮胎”那些你根本不知道的事儿!
改号胎以旧充新“乱人眼”
“我遇到过一辆奥迪A5,轮胎编号显示的生产日期是‘3016’,即2016年第30周生产的轮胎,当时时间是2016年2月,生产日期都没到。”梁晓涛介绍,轮胎改号是市面上常见的造假方法。比如以旧充新,很多小厂子买来三四年以上的库存轮胎,用热熔的办法改号,然后充新卖掉,上面那辆奥迪A5就是这样的情况。
另外,还有以冷门胎冒充热门胎的做法。比如轮胎原来的型号是“23565R18”,但市场上热销的是“23560R18”,小厂子就在轮胎上重印型号。由于轮胎的扁平率不同,换上这种轮胎后,里程表、速度表都将变得不准确。“青岛就有这样的改号厂,一条轮胎只需花费7元钱。”梁经理说,要鉴别这种轮胎不难,因为改过的号有明显烙烫痕迹,甚至字码都可以抠掉。
水货胎无法享受任何质保
市面上常见的非正规产品还有“水货轮胎”,即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大陆的轮胎。有些是直接通过轮船走私进来,这些轮胎没有3C标志,无法享受国内的任何质保。还有一种是“落地胎”,这些轮胎装在车上,从中国香港开到广东,然后卸下来卖掉。“这种轮胎只跑了几十公里,看上去很新,不过轮胎上的落地漆已经没有了。落地漆就在胎面上,行驶10公里就会被磨损掉,当然,有些品牌原本就没有落地漆。”
翻新胎加深轮胎花纹留隐患
水货轮胎虽然没有正规的手续,但总归是比较新的轮胎。翻新胎就不是这样了。很多小厂以每条3角的价格回收旧轮胎后,会用带刻刀的机器将胎面花纹加深。本来胎面厚度就不到2厘米,在旧轮胎的基础上加深花纹,胎面就变得更薄了,日常使用非常危险,消费者要杜绝使用这种轮胎。
值得一提的是,轮胎是没法整个被造假的,因为一套轮胎的制造模具和生产线太昂贵。梁经理说,买轮胎时,消费者一定要看轮胎的标签、落地漆、厂牌、条形编码、有无改号等,90%都能够识别。另外,关于返炼胶,这在轮胎制造标准上是被允许的,只要不超标即可,但越大的厂商,加入的返炼胶比例就越少。
本报记者贺鑫一
新闻推荐
关爱困境儿童,为他们“捐一份礼物” 半岛邀您捐礼物,更有花海亲子乐园门票相送
关爱岛城困境儿童,由半岛都市报联合青岛市12349公共服务中心、万达维多利亚湾以及青岛可好便利店、青岛友客连锁超市发起的“捐一份礼物”公益活动,一经发起便得到了岛城市民的热情参与,截至日前...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