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晓通讯员李涛涛报道
本报青岛讯6月21日,青岛海关发布消息,近期该关连续在邮寄渠道查获新型毒品恰特草,共计26.7公斤,案件目前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恰特草,俗称“东非罂粟”,又名巧茶、阿拉伯茶,主要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种植,并在当地和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作为兴奋剂使用。恰特草叶含有兴奋物质卡西酮,对人体中枢神经具有刺激作用,服用该物质后会使人兴奋,出现狂妄、错觉等症状,长久嚼食会上瘾,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由于相对海洛因、氯胺酮等价格较为低廉,恰特草已成为许多瘾君子的“新宠”。世界卫生组织将恰特草归类为Ⅱ类软性毒品。自2014年起,恰特草被我国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与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我国毒品打击范围。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均属违法犯罪行为。
新闻推荐
□记者薄克国通讯员刘晓华报道拨穗、正冠、授学位……6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举行2016届本科毕业生学位证毕业证授予仪式,校长宋希云为全校2016届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