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据本报报道,今年,山东省首次在9所高校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招生。6月19日,山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财、山师、山科大、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7所综合招生试点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同步开考。其中,山师和山财,采用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山东大学则采用了5轮面试来选拔合适的人才。
山东各大高校试水综评招生,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一是可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学校、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双向选择;二是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家长逐步摒弃唯分数论的传统观念,把素质教育的最终考核结果落到实处。可以想见,作为一种辅助招生方式,综评招生今后将会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不过,在进行综评招生试点时,要注意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各高校随意性不能过大。讲原则,就是高校在进行综评招生时不能破坏高校招生的公正公平;讲灵活,就是在坚持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规范有序地放开高校招生的自主权。但是,各高校的综评招生随意性不能过大,就是说在综合评价标准采用上,要有一定的统一性。虽然由于学校要求、专业要求不同,在综合评价招生标准上,很难制订一个全省的统一标准,但如果缺失这么一个大体的指导性标准,不仅可能出现好学生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也可能因标准不统一让学生遭遇不公,甚至有可能出现“萝卜”招生现象——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过去曾经发生过。
还有,不能把以生为本的综评招生人性化改革异化为服务高校的改革。综评招生改革,是为了让学校和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某些高校出于自身利益出台了学生选择该校不能再选择其他学校的“霸王条款”,使一些好学生失去了未来可能有更好选择的机会,这种作法不仅与以生为本的现代高校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也与综评招生改革精神不符。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综评招生还是传统笔试形式招生,对在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应当建立相应的权利救济程序,以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当前国情下,在高考录取环节,高考笔试仍具有无可撼动的权威性、公正性和重要性,这是主;自主招生等方式只能是补充,是宾。综评招生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只有分清主次,才能确保在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的同时,又能不失公允,使高校和学生达到“双赢”。
新闻推荐
□记者李铁报道本报临沂讯6月21日,齐鲁银行与临沂市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临沂举行,齐鲁银行临沂分行同时揭牌开业。齐鲁银行机构拓建和区域影响力正在持续增强,服务功能不...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